阜新提前供暖,寒潮里的民生暖意

金秋十月尾声,一股突如其来的寒潮席卷辽宁阜新,却也让这座城市收获了一份暖心惊喜。10月25日上午,中央电视台播报的一则消息振奋人心:在阜新市政 抚的统筹部署与全力推动下,全市供暖计划提前启动。这则消息像长了翅膀般迅速传遍城市角落,网友们纷纷转发分享,阜新市民更是奔走相告,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笑容。从25日凌晨起,各供暖公司紧急进入试运行阶段,细致检修设备、调试系统,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准备就绪。仅仅三天后的10月28日,全市正式供暖如期落地,暖流顺着管道涌入千家万户,曾经冰冷的屋子渐渐有了温度,驱散了此前盘踞多日的寒意。这份提前抵达的温暖,让阜新市民先一步卸下了对寒潮的担忧。

今年的冬天来得格外仓促,仿佛不愿给深秋多留半分时光。10月15日这天,一股源自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如锋利的刀刃般直刺大地,阜新市区气温应声骤降。前几日还停留在零上二十七八度的舒适天气,转眼间就滑落到零上七八度,最低气温更是从十五摄氏度左右骤降至零下四五度,单日温差足足有二十度!街头行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本以为能多享受几天秋日暖阳,谁知秋天竟转瞬即逝。就在几天前,大家还穿着短袖悠闲逛街,感受着秋末的余温;可眨眼间,冬装就成了出门的必需品。棉袄、棉裤、厚外套层层裹在身上,凛冽的寒风依旧能渗进骨子里。无论是呆在家中,还是身处公共场所,“冷”成了所有人共同的感受。

家里的场景更让人揪心。房间里的温度最高也只徘徊在十二三度,电暖器嗡嗡运转,却难以对抗寒流。年迈的老人蜷缩在床上,裹着厚厚的棉被,再把电褥子开到最高档,靠着那微弱的热源勉强取暖,连下床都要鼓足勇气,生怕一挪动就被刺骨的寒意包裹。电台、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循环滚动,每天都在刷新着近期最低气温的记录。10月20日后,气温更是跌破零下10度!光是听到这个数字,就让人忍不住打寒颤。街头巷尾,抱怨声此起彼伏:“今年这深秋怎么比冬天还冷?老天爷这是要冻坏我们啊!”户外玩耍的孩子,脸颊被风吹得通红发紫;骑着电动车通勤的上班族,双手冻得发麻僵硬,只能死死攥着车把,心里只剩一个念头——快点到家。秋装还没来得及从衣柜里拿出,冬天的严酷就已扑面而来,所有人的生活节奏都被彻底打乱,只能硬着头皮适应这突如其来的寒冷。

按照往年惯例,阜新市的集体供暖本该从11月1日正式开始,距离寒潮来袭还有十多天时间。大家只能咬牙坚持,毕竟这是既定的法定供暖日期,再冷也得按规矩等待。可谁又能愿意忍受这突如其来的寒冷侵袭?阜新市民满心期待,盼着能早日摆脱这份寒冷折磨。就在这时,两位新上任的领导——阜新市市委书记与市长,如及时雨般走进了百姓的视野。他们刚到任,就把目光聚焦到民生大事上,万万没想到,上任后办的第一件实事,就是为市民提前供暖!这条消息登上中央电视台的那一刻,无数市民守在屏幕前,喜悦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大家打从心底里感激这两位领导,亲切地称他们为“雪中送炭的好官”。虽说供暖只提前了四天,可就是这四天,让大家少挨了冻、少受了罪,管道里流淌的热流,仿佛也融化了积压在人们心头的冰霜。

两位领导的举动,不仅温暖了市民的身体,更焐热了大家的心里。他们深知,在秋末冬初这个特殊时节,阜新百姓最迫切的需求就是一份抵御寒冷的热量,于是果断决策、迅速行动,用实际行动回应了民生期盼。每当夜幕降临,城市街道依旧寒风呼啸,家家户户的房间里却已充满了如春般的暖意。孩子们在温暖的被窝里甜甜入睡,再也不用裹着厚重睡衣发抖;年迈的老人终于能舒展眉头,坐在沙发上看看电视、喝杯热茶,享受久违的舒适。回想起来,这不仅仅是一次供暖时间的提前,更是领导干部对百姓深厚情谊的生动体现。阜新的冬天或许依旧寒冷,街头的风或许依旧刺骨,但这份提前而来的暖意,却像一束暖阳,永远照在老百姓的心田里。感谢这两位办实事的领导,你们不仅用暖气温暖了千家万户的屋子,更用行动照亮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希望。这份温暖,会让阜新市民记很久、很久。

发表于:2025-10-30 21:21
本帖最后由 作者 于2025-10-31 14:31:13 编辑
8个回复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回复。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