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重阳节,是百年一遇的晚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
我们迎来重阳节
祝老人健康长寿
愿家人幸福安康
“百年一遇晚重阳”,今年的重阳节非同一般,刚好赶上乙巳蛇年,又是闰六月,重阳推迟了,来到了霜降节气之后。
正值深秋,传统习俗中登高、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饮“吉祥酒”等,不仅蕴含文化寓意,更暗含秋季重要的养生原则。
登高
在古代,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习俗的由来,有如下三点:
其一为感恩和祈福
。重阳节在农历九月,这个时令正值秋收。人们感恩上苍的雨露滋润了大地,让万物生机勃勃,带来一年的收获;感恩上天给予人们健康的身体,让人们安然度过这一年;同时期盼来年风调雨顺,再获丰收。那么,人们为何登高祈福呢?这是因为从阴阳观念来看,山为阳、泽为阴,高为阳、低为阴,山巅峰顶正是极阳与重阳之处,于重阳节登高祈福以求吉祥,可以让自己的心愿直达天庭。
其二为“使志安宁”
。秋季是平和收纳的季节。养生之要是“使志安宁”,即人们应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豁达乐观的心态,使情志安定平静,以缓解深秋肃杀之气对人的影响;收敛夏季向外宣散的神气,以使人体能适应收敛的秋气,达到相互平衡。
其三为期盼长寿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与“久久”同音,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故重阳节又有“老人节”之说,寄托着人们对老年人健康长寿的美好祝福。
赏菊
菊花是“长寿之花”,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此时菊花盛开,所以重阳节又叫“菊花节”。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九月初九,菊花傲霜怒放,赏菊成为重阳节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医认为菊花性微寒,味甘、苦,在
《神农本草经》
中被列为上品,“服之轻身耐老”。可以入药的菊花一般有三种:杭菊、滁菊、野菊花,在午后采撷,将其晒干即可。其中,白菊偏重平肝养目,黄菊偏重散风解热,野菊花则偏重清热解毒。
插茱萸
重阳节又被称为“茱萸节”,佩茱萸、插茱萸成为这一天的“标配”。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下了“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名句。
茱萸,又名“
越椒
”“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有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作用。木本茱萸有
吴茱萸
、山茱萸、食茱萸之分,都是有名的中药。
重阳节所插茱萸为吴茱萸。吴茱萸有“辟邪翁”的称谓。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做香袋佩戴于身,也可直接将茱萸插在头上。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此外,上海的松糕、蜜糕,福州的九重稞等,也是重阳节时人们品尝享用的佳品。
饮“吉祥酒”
重阳节要饮什么酒,
才是
“
吉祥”
酒
?
既
养生
又有
美好
寓意
呢?
当然是
红曲酒
了!
不信,你往下瞧!
俗语说,“
酒者,既益人,亦能损人
”。酒喝对了,其实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
中医认为,红曲酒有
通经络、行血脉、温脾胃、润皮肤
等作用,适合重阳节饮用。
红曲酒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瑰宝,也是世界最古老的酒类之一,喝红曲酒除了应时应景,其营养价值也为人所称道,这也是红曲酒备受推崇的原因所在。
论滋补:养人的还得是红曲酒!
红曲
酒不仅能将药物的有效成分溶解出来,易于人体吸收,还能借以引导药效到达需要治疗的部位。
红曲酒因其酒精度低、营养丰富、性温,自古以来就是饮补两用。
我国中医指出,红曲酒具有活血祛寒以及通经活络的功效,因此在平时经常感觉到手脚冰凉的人群可以适量多喝。既可活血祛寒通经活络,同时还能帮助这类人群有效的起到抵御寒冷的刺激,从而预防感冒的作用。秋冬气温低,不少人有四肢发凉的问题,不妨吃饭的时候喝点红曲
酒,对身体是很有益的。
红曲酒的养生效用
是葡萄酒、啤酒等无法比拟的,
对老人来说有着其他酒类无可比拟的养生优势。重阳节恰逢深秋,天气转冷、寒意渐浓,以红曲酒作为孝敬父母的节日礼物,实在是礼重情更浓。
重阳节到了,
用一杯红曲酒,
问候家里长辈,
望平安顺遂!
目录
今年的重阳节,是百年一遇的晚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
我们迎来重阳节
祝老人健康长寿
愿家人幸福安康
“百年一遇晚重阳”,今年的重阳节非同一般,刚好赶上乙巳蛇年,又是闰六月,重阳推迟了,来到了霜降节气之后。
正值深秋,传统习俗中登高、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饮“吉祥酒”等,不仅蕴含文化寓意,更暗含秋季重要的养生原则。
登高
在古代,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习俗的由来,有如下三点:
其一为感恩和祈福
。重阳节在农历九月,这个时令正值秋收。人们感恩上苍的雨露滋润了大地,让万物生机勃勃,带来一年的收获;感恩上天给予人们健康的身体,让人们安然度过这一年;同时期盼来年风调雨顺,再获丰收。那么,人们为何登高祈福呢?这是因为从阴阳观念来看,山为阳、泽为阴,高为阳、低为阴,山巅峰顶正是极阳与重阳之处,于重阳节登高祈福以求吉祥,可以让自己的心愿直达天庭。
其二为“使志安宁”
。秋季是平和收纳的季节。养生之要是“使志安宁”,即人们应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豁达乐观的心态,使情志安定平静,以缓解深秋肃杀之气对人的影响;收敛夏季向外宣散的神气,以使人体能适应收敛的秋气,达到相互平衡。
其三为期盼长寿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与“久久”同音,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故重阳节又有“老人节”之说,寄托着人们对老年人健康长寿的美好祝福。
赏菊
菊花是“长寿之花”,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此时菊花盛开,所以重阳节又叫“菊花节”。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九月初九,菊花傲霜怒放,赏菊成为重阳节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医认为菊花性微寒,味甘、苦,在
《神农本草经》
中被列为上品,“服之轻身耐老”。可以入药的菊花一般有三种:杭菊、滁菊、野菊花,在午后采撷,将其晒干即可。其中,白菊偏重平肝养目,黄菊偏重散风解热,野菊花则偏重清热解毒。
插茱萸
重阳节又被称为“茱萸节”,佩茱萸、插茱萸成为这一天的“标配”。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下了“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名句。
茱萸,又名“
越椒
”“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有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作用。木本茱萸有
吴茱萸
、山茱萸、食茱萸之分,都是有名的中药。
重阳节所插茱萸为吴茱萸。吴茱萸有“辟邪翁”的称谓。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做香袋佩戴于身,也可直接将茱萸插在头上。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此外,上海的松糕、蜜糕,福州的九重稞等,也是重阳节时人们品尝享用的佳品。
饮“吉祥酒”
重阳节要饮什么酒,
才是
“
吉祥”
酒
?
既
养生
又有
美好
寓意
呢?
当然是
红曲酒
了!
不信,你往下瞧!
俗语说,“
酒者,既益人,亦能损人
”。酒喝对了,其实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
中医认为,红曲酒有
通经络、行血脉、温脾胃、润皮肤
等作用,适合重阳节饮用。
红曲酒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瑰宝,也是世界最古老的酒类之一,喝红曲酒除了应时应景,其营养价值也为人所称道,这也是红曲酒备受推崇的原因所在。
论滋补:养人的还得是红曲酒!
红曲
酒不仅能将药物的有效成分溶解出来,易于人体吸收,还能借以引导药效到达需要治疗的部位。
红曲酒因其酒精度低、营养丰富、性温,自古以来就是饮补两用。
我国中医指出,红曲酒具有活血祛寒以及通经活络的功效,因此在平时经常感觉到手脚冰凉的人群可以适量多喝。既可活血祛寒通经活络,同时还能帮助这类人群有效的起到抵御寒冷的刺激,从而预防感冒的作用。秋冬气温低,不少人有四肢发凉的问题,不妨吃饭的时候喝点红曲
酒,对身体是很有益的。
红曲酒的养生效用
是葡萄酒、啤酒等无法比拟的,
对老人来说有着其他酒类无可比拟的养生优势。重阳节恰逢深秋,天气转冷、寒意渐浓,以红曲酒作为孝敬父母的节日礼物,实在是礼重情更浓。
重阳节到了,
用一杯红曲酒,
问候家里长辈,
望平安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