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关于大力普及盲文 大力发展盲文数字化—的建议。

本文作者为以书为伴老师,仅供大家在填写相关问卷时,作为参考建议,编者的话:盲文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滞后已成为阻碍广大视障人学盲文用盲文的瓶颈。6月5日,《中国残联》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关于公开征集“十五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意见建议的公告》。借此机会,编者向中国残联提出了《关于大力普及盲文,大力发展盲文数字化——“十五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纲要建议》。此建议言简意赅。建议中,编者阐述了因为不会盲文给视障人掌握专业技术,提高综合素质造成的不利影响;阐述了纸质盲文的厚大笨重给盲文应用带来的种种不便,说明了实现盲文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盲文普及率过低以及盲文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滞后已经对视障人造成了现实的影响。但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盲文无用论还在影响着一些视障人对盲文作用的认知。发布此文是出于宣传盲文信息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目的。希望广大视障人重新认识盲文的作用,充分认识它在深入阅读方面具有读屏软件无可替代的价值,了解盲文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给盲文使用带来的便利,利用一切反应问题的渠道,如中国残联向社会征集意见建议、中国盲文出版社等机构的问卷调查等渠道反应人们在盲文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诉求,促进盲文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早日实现。下面是建议全文。

关于大力普及盲文,大力发展盲文数字化——“十五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纲要建议

在“十四五”即将结束,“十五五”即将开局之际,中国残联就“十五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纲要向社会征求意见。下面就“十五五”期间如何发展盲文事业谈几点建议,供有关方面制定“十五五”规划及其实施方案参考。

盲文作为视障人使用的文字,它的作用跟明眼人使用的普通文字一样重要,在视障人的文化生活、教育、出版等方面起着关乎全局的基础性作用。七十多年来,在党和*的关怀和支持下,统一了全国使用的盲文,先后制定并推行了现行盲文、汉语双拼盲文、修订了现行盲文标调规则并推行国家通用盲文,促进了视障人之间的沟通,促进了视障人教育和盲文出版事业的发展。但是进入新世纪,盲文的应用与普及面临新问题,影响视障人群体提高综合素质。具体表现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一)成年视障人的盲文普及率偏低,严重影响视障人学专业技能。

在残联举办的各类视障人培训班上,如按摩培训班和电脑培训班,会盲文者寥寥无几,甚至整个培训班没有会盲文的。按摩培训班上,因为不会盲文,培训机构没有为学员发放学习资料的安排,参培学员也没有对学习资料的需求,培训所用资料由老师自行解决。因为既不会写盲文,又不会或无法写汉字,所以视障人学员们的学习过程中,除了用手机或其它录音设备把老师的讲课录下来之外,没有任何文字记录的手段;即使课后要把讲课录音整理成文字也不可能。培训老师讲一上午,学员们就坐在教室里听一上午。这种状况给学员们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学习效率低,效果差,影响培训质量。在学手机和电脑输入法的时候,因为不会盲文,不能以盲文的形式记录下每个按键对应的拼音键位,所以视障人手机用户中不会用键盘输入汉字者大有人在。

(二)盲文信息的承载方式跟不上时代要求,制约盲文的阅读需求。

随着手机和电脑在视障人中普遍应用,其便利性、便携性和信息来源的丰富性凸显了盲文读物的厚大笨重,携带不便等缺陷。盲文读物的厚大笨重是没见过盲文的人想象不到的。一本普通的汉字书变成盲文版往往要分册装订,比内容一字不差的汉字书的体积要大许多倍。出版一部盲文版的

《红楼梦》

,要分十六册装订;十六册是什么概念呢?大约从地面到一个成年男子的大腿根那么高。进入新世纪,视障人从事按摩职业的活动空间范围是过去的年代无法相比的。上个月还在北京做按摩,这个月就在杭州做按摩了。这种情况下,不要说带更多的盲文读物,就算是带一本《

正常人体解剖学

》也有困难。一本普通文字的高等院校《正常人体解剖学》装订一册就完了,而同样一本书变成盲文版,少说也要四大厚本,多则五至六大厚本,所以盲文书通常不论本,而论套,如一套《正常人体解剖学》、一套

《中医诊断学》

等等。按摩执业地点频繁变动,这样笨重的盲文读物携带起来极为不便;况且按摩专业涉及学科众多,一个爱读书的专业人不可能只带一套专业书,更不可能只带盲文书的一个分册。即使是固定在一个场所执业,也没有地方供视障人存放盲文读物。试想,连提高业务能力的阅读刚需都不能保证,更遑论用盲文去阅读和欣赏其它文学作品了。

由于纸质盲文承载方式不能适应新形势人们对盲文的新要求,因此盲文这一极端重要的文字工具被轻视,一些视障人甚至认为盲文落后了,应当淘汰了。进入中专学习的学生,宁愿要中专教材的普通文字电子版或音频版也不要盲文版教材。不少视障人走出校门后,没有了硬性的学习任务压力,长期不读盲文、不写盲文,完全依赖听觉通过屏幕朗读软件从手机和电脑中获取信息,导致盲文读写能力退化。试想,在今天这个社会,一个健全人从学校毕业,怎么可能不读书不写字呢?但这种现象却发生在部分视障人身上,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盲文存在着使用不便的问题。盲文普及率低和使用不便这两个方面叠加,这是许多图书馆建了视障阅览室后作用发挥不充分的原因之一。盲文书比普通书占地方,不便随身携带、难保存的情况严重制约着视障人群体对盲文的阅读需求,盲文这一视障人最重要的文字的基础性作用被削弱。

视障人用上了手机和电脑,极大地拓宽了信息来源,丰富了阅读的内容。视障人是通过安装在手机和电脑上的屏幕朗读软件用听觉获取屏幕上的文字信息的,这种获取文字信息的方式,说到底,在很大程度上只相当于听人念书,根本不能替代摸读盲文的阅读方式。为了追求好的阅读体验,满足学习需要,一些视障人不惜购买价格昂贵的盲文点显器。多年来,在耳听和手摸两种获取信息方式的比较中,越来越多的视障人朋友认识到盲文具有着读屏软件无法替代的价值,从而得出结论:落后的不是盲文,而是盲文信息的生产、承载和传播方式,实现盲文信息传播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已经成为广大盲文使用者的热切期盼。

二、破解之法

(一)提高对盲文作用的认识。

各级残疾人组织要认识到盲文作用的重要性,认识到不会盲文给视障人的各个方面造成的现实的不利影响。各级盲人协会要在各级残联支持和指导下在宣传盲文价值,普及盲文方面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要运用阅读心理学的理论宣传盲文在深度阅读和精细阅读方面具有读屏软件不可替代的作用,说明盲文无用论的危害性。

(二) 加强对普及盲文工作的领导,面向成年视障人普及盲文。

要面向成年视障人开展盲文普及,制定“十五五”盲文普及实施方案,落实培训经费。将成年视障人纳入普及盲文的工作计划。四十岁以下的视障人必须接受盲文培训,对年龄大的视障人,自愿参加培训。把接受过盲文培训作为接受各类技能培训的前置条件,优先吸收接受过盲文培训的人参加各类培训。要让半路失明者知道上哪里能学盲文。

编写面向盲文零基础成年视障人的盲文培训教材。现有的《国家通用盲文自学辅导手册》只能满足已经掌握了现行盲文的人改学国家通用盲文,不能满足零基础的人掌握盲文的需要。视障人教师在盲文教学中具有独特优势,在面向成年视障人的盲文培训中,要发挥它们的作用并不断培养新人。

可以采取集中培训的形式,也可以采取线下课与线上课相结合的办法。若采取线下和线上相结合,可先线下,后线上。线下课主要传授盲文的摸读和书写方法等盲文入门的内容;线上课主要传授盲文字母的写法、读音和音节拼读。

编写全国统一使用的盲文版保健按摩教材,为掌握了盲文的学员配发保健按摩教材。规范保健按摩培训,提升保健按摩培训质量。保健按摩培训没有统一教材的局面必须结束。

(三) 推进盲文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从汉字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不难理解盲文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将给广大视障人群众带来的巨大便利。第一,盲文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可以根本改变盲文读物的厚大笨重给盲文使用者带来的种种困扰,盲文使用者可以像目前用手机和电脑一样方便地、随时随地用盲文。第二,实现了盲文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盲文信息的来源也像用屏幕朗读软件一样丰富和广泛。第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四条第十二款规定精神,将普通文字的作品翻译成盲文,受法律保护。

虽然通过屏幕朗读软件可以获取大量信息,但是与视障人就业关联度较高的医学等专业著作因版权原因,很难得到无障碍格式。虽然视障人通过屏幕朗读软件可以接触到例如 doc、txt、rtf、html 等无障碍文本,但这些无障碍格式方便视障人用屏幕朗读软件听读的同时,也能为其他人所用,因此盲文是在数字化条件下既方便视障人阅读,又能最大限度保护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大力发展电子盲文出版既势在必行,又大有可为。

经过科技工作者和盲文工作者的多年研发,支持盲文数字化软硬件技术总体上已经成熟,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技术条件,尤其以清华大学和中国盲文出版社研发的产品为代表。目前阻碍电子盲文阅读设备普及的主要障碍之一是电子盲文阅读设备价格。如盲文点字显示器、盲文电脑、盲文笔记本的售价少说也要一万元甚至两三万元。如此之高的价格,令广大盲文使用者敢想不敢有。这种状况令广大盲文使用者的盲文需求无法释放,成为阻碍盲文数字化发展的瓶颈。建议中国残联与*有关部门共同制定政策措施,鼓励开发机构通过技术攻关,降低成本,或给予适当补贴,使产品售价降到万元以下,达到人们普遍接受的水平,让这一事实上已经成为广大盲文使用者刚需的盲文设备尽早惠及广大盲文使用者。

盲文的普及程度和应用能力高低对提高视障人综合素质具有重要影响。盲文普及和盲文数字化是我国盲文事业发展的两翼,没有盲文的普及,盲文数字化就没有群众基础;没有盲文数字化,盲文信息的传统承载方式令盲文使用不便,用盲文的积极性不高,盲文普及也难以推进,必须两翼齐飞,久久为功才能做好盲文工作,更好地实现和维护视障人的文化利益,促进视障人高质量全面发展。

以上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2025年8月17日

发表于:2025-10-27 16:17
1个回复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回复。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