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多种手法在诗词中体现孤独,比如以下方式:
- 直抒胸臆:可以直接点明孤独处境或心境。像朱淑真《减字木兰花・春怨》中的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连续五个“独” 字,直白堆叠出词人孤苦伶仃、无人相伴的生活状态。又如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里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用 “无言”“独上” 直接勾勒出自身作为亡国之君的孤独与落寞。
- 借景烘托:借孤寂冷清的景致来映衬内心的孤独。例如张继《枫桥夜泊》中的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借月落、乌啼、寒霜、江枫、渔火等景象,烘托出了羁旅者在寒夜中的惆怅与孤独。李商隐的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也是如此,借红楼冷雨、灯影飘摇的画面,写出寻而不得后独自归返的孤寂寒凉。
- 以动衬静:通过外界热闹或动态场景,反衬自身的孤独。如柳永《戚氏・晚秋天》中的 “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孤馆度日如年”,秋蝉、秋蛩在衰草间鸣叫喧闹,而词人在孤馆中却清冷度日,以自然界的热闹凸显自己的形单影只。赵师秀《约客》里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也是以夏夜蛙鸣的热闹,烘托等待友人不至时的无聊与孤独。
- 借助比喻:用意象自比,表达孤独感。如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将自己比作幽人、孤鸿,暗示自己被贬后的孤独处境与高洁的心境。周紫芝《卜算子・席上送王彦猷》的 “君似孤云何处归,我似离群雁”,则以孤云、离群雁比喻分别后的彼此,写出了离群的孤零。
目录
可用多种手法在诗词中体现孤独,比如以下方式:
- 直抒胸臆:可以直接点明孤独处境或心境。像朱淑真《减字木兰花・春怨》中的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连续五个“独” 字,直白堆叠出词人孤苦伶仃、无人相伴的生活状态。又如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里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用 “无言”“独上” 直接勾勒出自身作为亡国之君的孤独与落寞。
- 借景烘托:借孤寂冷清的景致来映衬内心的孤独。例如张继《枫桥夜泊》中的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借月落、乌啼、寒霜、江枫、渔火等景象,烘托出了羁旅者在寒夜中的惆怅与孤独。李商隐的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也是如此,借红楼冷雨、灯影飘摇的画面,写出寻而不得后独自归返的孤寂寒凉。
- 以动衬静:通过外界热闹或动态场景,反衬自身的孤独。如柳永《戚氏・晚秋天》中的 “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孤馆度日如年”,秋蝉、秋蛩在衰草间鸣叫喧闹,而词人在孤馆中却清冷度日,以自然界的热闹凸显自己的形单影只。赵师秀《约客》里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也是以夏夜蛙鸣的热闹,烘托等待友人不至时的无聊与孤独。
- 借助比喻:用意象自比,表达孤独感。如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将自己比作幽人、孤鸿,暗示自己被贬后的孤独处境与高洁的心境。周紫芝《卜算子・席上送王彦猷》的 “君似孤云何处归,我似离群雁”,则以孤云、离群雁比喻分别后的彼此,写出了离群的孤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