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家与按摩店的御寒养生趣事,你们的家里和你们的店里都是怎么防寒保暖的

今年深秋的冷 来得猝不及防,风裹着寒气往骨头缝里钻,连我们家住的六楼都没能躲过。本以为楼层高些能多沾点暖意,可媳妇儿总念叨,高处的风更刺骨,不知从哪儿钻进来,屋里总透着股凉。好在我们早早就备齐了御寒的家伙事儿:空调一开,热浪就能裹住屋子;角落里的电暖器像个扎实的小火炉,源源不断散着热;床铺上的电褥子,一按开关,暖流就慢慢往上涌;怀里揣着的电热宝,温温热热贴在身上,像块贴心的暖玉;床上蓬松的鸭绒被,软乎乎地压在身上,层层暖意裹着身子,恨不得把家裹成个密不透风的暖茧,把寒气全挡在门外。

一到冬天,媳妇儿就变得格外恋暖。白天太阳稍温些时,还肯起身收拾屋子,擦擦洗洗、扫扫地面,可等太阳一落山,屋里刚泛起凉意,她就赶紧裹上厚棉被窝进沙发,连动都不愿动。那棉被软乎乎的,裹在身上像个暖窝,让人舍不得挪窝。往往下午三四点,她就早早把空调调到高温,可即便热风慢慢漫开,总觉得那暖没渗到心坎里。后来听天气预报说,今年阜新的深秋比往年低了四五度,冬天也早到了一周,刚中秋节刚过。就有了寒冬的架势。这冷可不是随口说的,风一吹,浑身的毛孔都缩紧,媳妇儿总忍不住抱怨几句,我们也只能靠着这些电器,硬把家捂成个小温室。

家里靠“装备”抗寒,我工作的按摩店,却连这份“暖”都难寻。休息室本就通风,待久了浑身都透着股阴冷气,连按摩床都凉得让人发怵。一躺上去,寒意顺着后背往骨头里钻,像细冰针扎进皮肤,后脊发僵,连关节里的血液都像凝住了,浑身透着霜气。谁能扛得住这份冷?我早早就把自己裹成了“粽子”:上身先穿件双层绒的棉坎肩,里层绒毛软乎乎贴在身上,外层的隔风布挡着寒气;外面再套件加绒保暖外衣,拉链拉到顶,高领竖起来护住脖子。下身是贴身的厚棉裤,绒里细密,裹着腿腕不透气,却把暖意锁得牢牢的;脚上套双厚绒袜,脚趾头都暖烘烘的,再蹬上双加绒布鞋,厚实的鞋底踩在地上,连脚底都透着稳当的暖。

这几天夜里的冷更甚,气温直逼零下七八度。出门时,呼出来的气化作白花花的哈气,刚飘到跟前就散了;握在手里的手机,机身凉得像块冰,指尖碰着都发颤。也正因这样,晚上睡觉更离不开那些保暖神器。钻进被窝前,先把垫在腰下的电褥子插上,调到高档位,等暖意渗进褥子,再躺上去——那股热意从后腰慢慢往上涌,顺着脊椎骨往四肢漫,比小时候睡在老家火炕上还踏实。躺好后,再把电热宝搁在肚子上,椭圆的暖块贴着肚皮,温温的热均匀散开,像给肚子裹了层暖护甲。前后“夹击”的暖意里,腰腹的凉意渐渐散了,白天站着按摩的疲惫也跟着化了,脚底慢慢泛起热,连带着浑身的皮肤都舒展起来,整个人窝在被子里,像泡在温乎乎的汤里,惬意得不想动。

暖透了身子,倒也冒出些有趣的小插曲。老话说“屁是一股毒气,在肚子里滚来滚去,一不小心跑出去,放屁的人洋洋得意,闻屁的人直摇头叹气”。这会儿腰腹暖得通透,寒气散了,躺在被窝里竟忍不住“咣咣”放起了响屁,倒真应了那句玩笑话“被窝里放屁,能文能武”。大半夜的,门窗都关得严实,屋里虽有些闷,但这么冷的天,谁舍得开条缝透风?就算闻着自己放的屁,也只觉得滑稽,反倒成了寒冬里独一份的小乐子,悄悄藏着这份温暖里的小秘密。

说到底,今年冬天是冷,但冷不住过日子的暖意。就像睡前腰下垫个电褥子,肚子上揣个电热宝,这份不讲究却实在的“前后暖”,既能驱散一天的寒气,也能让人睡得踏实香甜。日子本就是这样,不用什么复杂的法子,靠着这些贴己的小物件,在冷天里寻到属于自己的暖,就足够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那些藏在暖被窝、热装备里的小惬意,便是寒冬里最实在的养生,暖了身,也暖了心。

发表于:2025-10-23 15:14
12个回复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回复。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