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盲人朋友在花钱这件事上总是格外敏感,一提到要掏钱,简直像是要从他们身上割下一块肉来。就拿最近推出的那个会员服务来说,一年不过98块钱,平摊下来一天还不到五分钱,可偏偏就有人觉得这是一笔天价开销,仿佛每一分钱都是从心口硬生生剜下来的,疼得龇牙咧嘴。但讽刺的是,在另一些场合,他们却显得“大方”得令人咋舌——比如去某些休闲娱乐场所,几百块钱随手就花,连一点犹豫都没有。然后就是对一些女性特别特别的大方。对一些男人都总是想占点便宜。哦,说到“眨眼”,我倒差点忘了,咱们盲人本来也眨不了眼,这比喻对我们来说,可能还真有点不贴切。
回想绿皮火车那个年代,车票还没实行实名制,秩序也远不如现在这般严格。那时候,不少盲人为了挤上长途车,就只买最近一站的票,好像只要踏进了车厢,就理所当然能一路赖到终点,占座仿佛成了一种被默认的生存智慧。而且很多人还洋洋自得。所以说这些人的行为真的是很难用正常人的思维去理解。而如今,类似的心态依然存在。比如昨天我就听到有人发帖骂另一个人,说他因为花1500个点明豆而斤斤计较。很多人误以为点明豆必须充值才能得到,但实际上,这些豆豆是可以通过日常任务积攒的。只要花1500个点明豆就能换一张会员卡,或者买一张双倍卡。可偏偏就有人觉得,哪怕是这种几乎“零成本”的豆豆,花出去也像是要了他们半条老命一样。我不知道只有盲人是这样,还是其他的残疾人也是这样?比如说一些聋哑人。还有一些瘸腿的。会不会也是这样?因为我是盲人,我对盲人还是比较了解的。只要是有其他的残疾人圈子也可以介绍一下。这话听起来,是不是格外讽刺?
以前专门还有人盗用11800的账号来打电话玩。有些是不限额的,有些是有限的。你说这些人都是一些什么样的心态?连这一点钱都舍不得出,还是想方设法来盗用?电话费更有些盲人朋友在外出住酒店时,趁人不注意就开通大量电话增值服务,什么点歌、算命、情感热线,帮别人开通彩铃服务,还有天气预报。甚至有一个人还打电话给我聊天。打那个是多方通话那种。他说房间是宾馆里面的,没事,尽管打都可以。我说要是真的有什么事,或者打个电话回家去问候一下,这个还能理解。他说没事干,打电话来玩,用别人的钱。一通乱拨。你问他们图什么?或许图的就是那种“不花自己的钱就享受”的短暂快感。还有些盲人。他用那些11800的账号。到公共电话亭里面去挂线。所以说这些心态真的太可恶了。更夸张的是,有人在开房时不仅随意开通付费服务,还整夜拨打声讯台聊天,完全不计后果——仿佛电话那头扣的不是钱,只是空气里飘着的数字。
可一旦要让他们从自己口袋里真金白银地掏钱,那态度就彻底变了——舍不得、不情愿、百般推脱,仿佛每一分钱都拴着心、连着筋,动一分就像要了他的命。甚至有些人坐公交车一块钱的事情都要耍赖?这个坐公交车不想给钱,这个还能理解。甚至还有个别的人。比如说他在一个店里面辞职了。附近有烧烤摊或者有夜宵摊。他说吃完以后他就不给钱。他说我明天晚上再来给他说我就是在这个对面上班的。他说的这些东西很好吃啊。明天晚上我还要来吃,现在没有带钱。还有一些人坐出租车,他也不想给钱。最近常听人说起,以前一些老板会为员工提供一些生活用品,比如毛巾、肥皂、拖鞋之类,但现在却不敢再这样做了。因为总有人觉得,不是自己的东西就可以随便糟蹋;而一旦东西归了自己,却又看得比黄金还珍贵——拿别人的当草,把自己的当宝,这心态,真不知该说是精明还是悲哀。
这些发生在盲人圈中的行为,你们遇到过吗?还是只是听说过?我倒是既见过,也听过不少。有些事就发生在我身边,亲眼目睹;有些则是圈子里口耳相传的“经典操作”。当然大多数也是听别人说的多。所以我遇到的同事还有一些学姐,学妹。倒是从来没有这样的人。说到底,或许问题的关键并不在视力,而在人心深处那点盘算——在黑暗里,反而显得更清楚了
目录
不少盲人朋友在花钱这件事上总是格外敏感,一提到要掏钱,简直像是要从他们身上割下一块肉来。就拿最近推出的那个会员服务来说,一年不过98块钱,平摊下来一天还不到五分钱,可偏偏就有人觉得这是一笔天价开销,仿佛每一分钱都是从心口硬生生剜下来的,疼得龇牙咧嘴。但讽刺的是,在另一些场合,他们却显得“大方”得令人咋舌——比如去某些休闲娱乐场所,几百块钱随手就花,连一点犹豫都没有。然后就是对一些女性特别特别的大方。对一些男人都总是想占点便宜。哦,说到“眨眼”,我倒差点忘了,咱们盲人本来也眨不了眼,这比喻对我们来说,可能还真有点不贴切。
回想绿皮火车那个年代,车票还没实行实名制,秩序也远不如现在这般严格。那时候,不少盲人为了挤上长途车,就只买最近一站的票,好像只要踏进了车厢,就理所当然能一路赖到终点,占座仿佛成了一种被默认的生存智慧。而且很多人还洋洋自得。所以说这些人的行为真的是很难用正常人的思维去理解。而如今,类似的心态依然存在。比如昨天我就听到有人发帖骂另一个人,说他因为花1500个点明豆而斤斤计较。很多人误以为点明豆必须充值才能得到,但实际上,这些豆豆是可以通过日常任务积攒的。只要花1500个点明豆就能换一张会员卡,或者买一张双倍卡。可偏偏就有人觉得,哪怕是这种几乎“零成本”的豆豆,花出去也像是要了他们半条老命一样。我不知道只有盲人是这样,还是其他的残疾人也是这样?比如说一些聋哑人。还有一些瘸腿的。会不会也是这样?因为我是盲人,我对盲人还是比较了解的。只要是有其他的残疾人圈子也可以介绍一下。这话听起来,是不是格外讽刺?
以前专门还有人盗用11800的账号来打电话玩。有些是不限额的,有些是有限的。你说这些人都是一些什么样的心态?连这一点钱都舍不得出,还是想方设法来盗用?电话费更有些盲人朋友在外出住酒店时,趁人不注意就开通大量电话增值服务,什么点歌、算命、情感热线,帮别人开通彩铃服务,还有天气预报。甚至有一个人还打电话给我聊天。打那个是多方通话那种。他说房间是宾馆里面的,没事,尽管打都可以。我说要是真的有什么事,或者打个电话回家去问候一下,这个还能理解。他说没事干,打电话来玩,用别人的钱。一通乱拨。你问他们图什么?或许图的就是那种“不花自己的钱就享受”的短暂快感。还有些盲人。他用那些11800的账号。到公共电话亭里面去挂线。所以说这些心态真的太可恶了。更夸张的是,有人在开房时不仅随意开通付费服务,还整夜拨打声讯台聊天,完全不计后果——仿佛电话那头扣的不是钱,只是空气里飘着的数字。
可一旦要让他们从自己口袋里真金白银地掏钱,那态度就彻底变了——舍不得、不情愿、百般推脱,仿佛每一分钱都拴着心、连着筋,动一分就像要了他的命。甚至有些人坐公交车一块钱的事情都要耍赖?这个坐公交车不想给钱,这个还能理解。甚至还有个别的人。比如说他在一个店里面辞职了。附近有烧烤摊或者有夜宵摊。他说吃完以后他就不给钱。他说我明天晚上再来给他说我就是在这个对面上班的。他说的这些东西很好吃啊。明天晚上我还要来吃,现在没有带钱。还有一些人坐出租车,他也不想给钱。最近常听人说起,以前一些老板会为员工提供一些生活用品,比如毛巾、肥皂、拖鞋之类,但现在却不敢再这样做了。因为总有人觉得,不是自己的东西就可以随便糟蹋;而一旦东西归了自己,却又看得比黄金还珍贵——拿别人的当草,把自己的当宝,这心态,真不知该说是精明还是悲哀。
这些发生在盲人圈中的行为,你们遇到过吗?还是只是听说过?我倒是既见过,也听过不少。有些事就发生在我身边,亲眼目睹;有些则是圈子里口耳相传的“经典操作”。当然大多数也是听别人说的多。所以我遇到的同事还有一些学姐,学妹。倒是从来没有这样的人。说到底,或许问题的关键并不在视力,而在人心深处那点盘算——在黑暗里,反而显得更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