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不要立刻做这3件事!
吃完饭,第1件事你会做什么?
喝一杯酸奶?吃点水果?收拾餐具洗碗?沙发上一坐,开始刷手机?觉得累躺一会儿?回到办公桌前,开始工作?
我们的老祖宗早就把“饭后养生”研究透了,有些事饭后不能马上做,会让你越来越虚,越来越堵!还有一件事,吃饱饭后要做,下面我们一个一个说清楚!
饭后别马上喝冷饮,脾胃最怕“冷热夹击”
很多朋友刚吃完热饭,觉得又热又渴,立刻从冰箱里拿一瓶酸奶或饮料,咕噜咕噜往肚子里灌,看似很爽,实则很伤脾胃;
脾胃喜温恶寒,刚吃完热食,脾胃正热火朝天地 “努力工作”,此时凉透了的酸奶、冷饮下肚,相当于突然给脾胃泼了一盆冷水,
胃壁黏膜
血管快速收缩,消化液分泌减少,
食物的消化过程被迫中断。
未消化的食物滞留在胃里,会引发积食、胀气、肚子疼、拉肚子,长期如此脾胃又虚又寒,身体会被拖垮!
饭后别马上吃水果,让脾胃超负荷运转
“饭后吃水果,神仙不如我”,我朋友特别喜欢吃饱饭,马上吃个水果,觉得水果水分多,可以解油腻,让嘴巴更清爽,可是她的胃包和腰围是肉眼可见的变大,很难减下去。
其实,不是水果不好,只是吃的时间不对!刚吃饱饭,胃里已经装满了,再吃水果,只会把胃撑得更大;而且刚吃完饭,脾胃刚要开始工作,此时再吃生冷寒凉的水果,需要脾胃的阳气去温热它,最直接损伤的就是脾阳。
脾胃阳气变弱,消化能力就变差,吃进去的食物不能完全转化成气血,生成的半成品就变成痰湿,加上水果大多数含糖量比较多,甜生湿,痰湿越积越多!
水果最好在两餐之间吃(比如上午10点、下午3点),既能补充营养,又不影响脾胃消化,不过湿气重的时候最好不吃!
饭后别马上瘫着刷手机,特别给脾胃“添堵”
大家都知道,吃饭完不能马上运动,身体会把本要消化用的气血,调给其他脏腑,导致脾胃气血不足,消化功能减弱。
于是很多人吃完饭,就窝在沙发上刷手机、看短视频,或者躺着休息一会儿,也有人工作比较忙,马上开始工作!
这在中医看来,都要不得,这是在给脾胃 “添堵”。药 王 孙思邈在
《千金方》
里说:“食毕便卧,则气不宣畅,积于胸中,渐成痰饮。”
饭后脾胃需要大量气血来研磨食物、运化营养,如果立刻躺下或久坐不动,腹部气血流通变慢;刷手机或工作,又会把气血调动到大脑,胃部气血减少;
脾胃气血少又慢,干起活来肯定“动力” 不足,吃进去的东西不能很好的消化,一是会积食让脾胃变虚,二是不能完 全消化的半成品积久了就变成痰湿!
痰湿是长胖、血糖血脂问题的罪魁祸首。饭后坐着、躺着,餐后血糖像火箭一样冲高,血脂也会悄悄爬坡,给身体造成很大负担。
饭后,可以边散步边揉腹
老祖宗说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吃完饭走一走,疏通气机,推动食物往下走(胃气下行),促进消化吸收,避免食物堆积胀气。
要是能一边慢慢走,一边轻揉肚子,那就更好了!
《医学入门》
讲得好:“腹为太仓,脾胃居中,揉之则气血流通,脾胃健运。”
吃完饭,散步的时候,把手搓热,以肚脐为中心,用右手掌根(或整个手掌),顺时针方向,轻揉抚摩腹部,给脾胃做个温柔的SPA,不需要太用力,感觉肚子微微发热就好。
别看这个动作简单,它能温和地刺激胃肠蠕动,促进整个腹腔的气血运,帮你把肚子里的浊气、痰湿、寒瘀都排出去,让肚子从 “硬邦邦” 变成 “软乎乎”、“暖暖和和”!
目录
吃完饭,不要立刻做这3件事!
吃完饭,第1件事你会做什么?
喝一杯酸奶?吃点水果?收拾餐具洗碗?沙发上一坐,开始刷手机?觉得累躺一会儿?回到办公桌前,开始工作?
我们的老祖宗早就把“饭后养生”研究透了,有些事饭后不能马上做,会让你越来越虚,越来越堵!还有一件事,吃饱饭后要做,下面我们一个一个说清楚!
饭后别马上喝冷饮,脾胃最怕“冷热夹击”
很多朋友刚吃完热饭,觉得又热又渴,立刻从冰箱里拿一瓶酸奶或饮料,咕噜咕噜往肚子里灌,看似很爽,实则很伤脾胃;
脾胃喜温恶寒,刚吃完热食,脾胃正热火朝天地 “努力工作”,此时凉透了的酸奶、冷饮下肚,相当于突然给脾胃泼了一盆冷水,
胃壁黏膜
血管快速收缩,消化液分泌减少,
食物的消化过程被迫中断。
未消化的食物滞留在胃里,会引发积食、胀气、肚子疼、拉肚子,长期如此脾胃又虚又寒,身体会被拖垮!
饭后别马上吃水果,让脾胃超负荷运转
“饭后吃水果,神仙不如我”,我朋友特别喜欢吃饱饭,马上吃个水果,觉得水果水分多,可以解油腻,让嘴巴更清爽,可是她的胃包和腰围是肉眼可见的变大,很难减下去。
其实,不是水果不好,只是吃的时间不对!刚吃饱饭,胃里已经装满了,再吃水果,只会把胃撑得更大;而且刚吃完饭,脾胃刚要开始工作,此时再吃生冷寒凉的水果,需要脾胃的阳气去温热它,最直接损伤的就是脾阳。
脾胃阳气变弱,消化能力就变差,吃进去的食物不能完全转化成气血,生成的半成品就变成痰湿,加上水果大多数含糖量比较多,甜生湿,痰湿越积越多!
水果最好在两餐之间吃(比如上午10点、下午3点),既能补充营养,又不影响脾胃消化,不过湿气重的时候最好不吃!
饭后别马上瘫着刷手机,特别给脾胃“添堵”
大家都知道,吃饭完不能马上运动,身体会把本要消化用的气血,调给其他脏腑,导致脾胃气血不足,消化功能减弱。
于是很多人吃完饭,就窝在沙发上刷手机、看短视频,或者躺着休息一会儿,也有人工作比较忙,马上开始工作!
这在中医看来,都要不得,这是在给脾胃 “添堵”。药 王 孙思邈在
《千金方》
里说:“食毕便卧,则气不宣畅,积于胸中,渐成痰饮。”
饭后脾胃需要大量气血来研磨食物、运化营养,如果立刻躺下或久坐不动,腹部气血流通变慢;刷手机或工作,又会把气血调动到大脑,胃部气血减少;
脾胃气血少又慢,干起活来肯定“动力” 不足,吃进去的东西不能很好的消化,一是会积食让脾胃变虚,二是不能完 全消化的半成品积久了就变成痰湿!
痰湿是长胖、血糖血脂问题的罪魁祸首。饭后坐着、躺着,餐后血糖像火箭一样冲高,血脂也会悄悄爬坡,给身体造成很大负担。
饭后,可以边散步边揉腹
老祖宗说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吃完饭走一走,疏通气机,推动食物往下走(胃气下行),促进消化吸收,避免食物堆积胀气。
要是能一边慢慢走,一边轻揉肚子,那就更好了!
《医学入门》
讲得好:“腹为太仓,脾胃居中,揉之则气血流通,脾胃健运。”
吃完饭,散步的时候,把手搓热,以肚脐为中心,用右手掌根(或整个手掌),顺时针方向,轻揉抚摩腹部,给脾胃做个温柔的SPA,不需要太用力,感觉肚子微微发热就好。
别看这个动作简单,它能温和地刺激胃肠蠕动,促进整个腹腔的气血运,帮你把肚子里的浊气、痰湿、寒瘀都排出去,让肚子从 “硬邦邦” 变成 “软乎乎”、“暖暖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