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开元年间,长江水畔有个龚家村,村里有位姓龚的医者,单名一个仁字。龚家世代行医,传至龚仁这一代,医术已臻化境,方圆百里的百姓都尊称他一声“龚神医”。
这年初秋,对岸村落突发急症,一夜之间数十人上吐下泻。天刚蒙蒙亮,一艘小船便泊在江边,来接龚仁过江看诊。
船行至江心,原本平静的江面忽然翻涌起来。船夫惊得脸色发白,连声道:“不好,这江心水深流急,莫不是要起风浪?”
话音未落,只听“哗啦”一声,一颗硕大的头颅破水而出,头顶独角,眼如铜铃,竟是一条小蛟!
船夫吓得魂飞魄散,丢了船桨就钻进了船舱,浑身抖如筛糠。龚仁也是心头一紧,但行医多年,养成了处变不惊的性子。他定睛一看,那小蛟并无攻击之意,只是将头缓缓伸向船头,张开大嘴,一动不动。
龚仁迟疑片刻,壮着胆子走近细看。这一看,他顿时明白了,回头对舱内说道:“莫怕,它是来找我看病的。”
原来,小蛟右侧槽牙里卡着一根细长的鱼骨,周围牙龈已肿胀得发紫,几乎将整颗牙齿包裹。船上几人这才战战兢兢地走出船舱,远远观望。
龚仁不慌不忙,先取来船桨,横放在小蛟口中,防止它突然合嘴,然后小心翼翼地将手伸进那腥气扑鼻的大嘴里。他屏住呼吸,两指捏住鱼骨末端,轻轻一旋一拔,那根卡了许久的鱼骨便应声而出。
“好了,”龚仁温声道,又从药囊中取出三粒自制的“清炎丸”,扔进小蛟喉中,“这是消炎止痛的药,你吞下去,两天后的晚上,到江边找我,我再给你换药。”
小蛟眼中闪过一丝感激,轻轻点头,缓缓沉入江中,江面很快恢复了平静。
船上众人这才长舒一口气,纷纷笑道:“龚先生真乃神人也,连蛟龙都慕名求医!”龚仁捋须微笑:“许是它闻到了我身上的药香罢。”
两日后的夜晚,月华如水,龚仁提着灯笼来到江边,轻咳三声。不多时,江面泛起涟漪,小蛟如约而至,将头轻轻靠在岸边,乖巧地张开大嘴。
龚仁检查了一番,见肿胀已消退大半,又取出几粒药丸投喂,叮嘱道:“再服这一次,便可痊愈了。你以后不必再来了。”
小蛟吞下药丸,点头示意,正要转身入水,龚仁又补充道:“小蛟啊,你既有灵性,当时刻谨记,莫要祸害百姓,多行善事,将来或可修得正果。”
小蛟郑重地点头三次,方才缓缓沉入江中,消失在月色笼罩的江水里。
自此之后,龚仁再未见过这条小蛟。
光阴荏苒,转眼两年过去。这年冬天,江陵一带突降寒雪,一连三日,天地皆白。
这日清晨,龚仁推开院门,准备扫雪,却见台阶上倒着一个雪人似的少年。他急忙唤来儿子龚明,二人将少年抬进屋内,拍去身上积雪。龚仁一试鼻息,虽微弱却尚存,连忙取出温经散寒的“回阳丹”,化水给少年灌下。
那少年约莫十五六岁,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不多时,他悠悠转醒,虚弱地喊了声:“饿...”龚仁的妻子王氏心善,忙端来一碗热腾腾的小米粥,一勺勺喂他吃下。
有了力气,少年跪地就拜,哽咽道:“多谢恩公救命之恩!”
龚仁扶他起身,温言问其来历。少年自称姓宋,名玉竹,本是北方潞州人士,因家乡遭灾,随父母南逃。不料途中双亲相继病故,他孤身一人流落至此。昨夜天寒地冻,他饥寒交迫,晕倒在龚家门前。
“若非恩公搭救,小人早已命丧黄泉。”宋玉竹说着又跪了下去。
龚仁见他可怜,便留他在家中将养。数日后,宋玉竹身体康复,竟跪在龚仁面前不肯起身,恳求拜师学医。
“龚先生救命之恩,玉竹无以为报,唯愿拜在先生门下,学习医术,将来也能救死扶伤,不负先生仁心。”
龚仁颇为为难。龚家祖训,医术传子不传婿,更不收外徒。他已有儿子龚明继承衣钵,实在不便破例。
然而宋玉竹连跪三日,不吃不喝,王氏也在一旁劝说:“这孩子孤苦无依,怪可怜的。我观他眉目清秀,是个聪慧的,不如就破例收下吧?”
最终,龚仁心软,违背祖训收下了这个徒弟。宋玉竹天资聪颖,又肯刻苦,不过三年,已掌握了龚家大半医术,尤其擅长辨识药草,深得龚仁喜爱。
然而好景不长,自宋玉竹来后第五年起,龚仁自觉身体日渐虚弱。起初只是容易疲倦,后来竟时常头晕目眩,食欲大减。他自开药膳调理,却总不见效。
这年秋末,江北又有人来请龚仁出诊。想着自己年事已高,龚仁便带上宋玉竹一同前往,有意考查他独立诊病的能力。
船至江心,忽然狂风大作,江水翻涌。在众人惊骇的目光中,一条丈余长的蛟龙破水而出,直扑小船!
那蛟龙头顶独角已长至半尺,浑身鳞片在阳光下闪着青光,正是当年龚仁救治的小蛟。
“师父救我!”宋玉竹吓得面无人色,躲到龚仁身后。
蛟龙却不理会旁人,张开血盆大口,一口咬住宋玉竹的衣袖,要将他拖入江中。
宋玉竹死命抓住船舷,哭爹喊娘,狼狈不堪。
龚仁认出蛟龙,急忙喝道:“且慢!这是我徒儿,为何伤他?”
蛟龙闻言松口,却仍挡在船前,不肯放行。它那双铜铃大的眼睛死死盯着宋玉竹,发出低沉的吼声。
龚仁心中一动。这些年来,他并非没有疑心。自己的病症来得蹊跷,而宋玉竹虽表面恭顺,眼神却时常闪烁。再看蛟龙今日举动,分明是冲着徒弟来的。
“玉竹,”龚仁转身,目光如炬,“你老实交代,可曾做过什么亏心事?否则蛟龙为何单与你过不去?”
宋玉竹早已魂飞魄散,跪在船板上连连叩头:“师父饶命!徒儿...徒儿罪该万死!”
在龚仁的逼问下,宋玉竹终于道出实情。
原来,他当年并非普通灾民,而是被江北医者邬明德收买的棋子。邬家与龚家世代行医,本是竞争对手。邬明德嫉妒龚家医术高明,便设下毒计,找来机灵的宋玉竹,演了一出苦肉计,让他混入龚家偷师学艺。
“起初...起初只是偷学医术,”宋玉竹涕泪交加,“后来邬先生嫌不够,指使我在师父的茶汤中下毒...那是一种慢性毒药,日久便会体力衰退,最后...最后神不知鬼不觉地...”
龚仁如遭雷击,踉跄后退,幸而被船夫扶住。他指着宋玉竹,痛心疾首:“我待你如亲生儿子,你...你为何下此毒手?”
此时,蛟龙发出一声长吟,似乎在附和龚仁的质问。
宋玉竹颤声道:“那日我奉邬先生之命,将一包药粉倒入井中,企图污染龚家取水的水源,不巧被水中蛟龙看见...想必它通灵性,识破了我的阴谋...”
龚仁恍然大悟。难怪这些日子,他总觉家中井水有异,便改用了山泉水,原来竟是蛟龙在暗中保护龚家!
真相大白,龚仁心痛之余,命船夫调转船头,将宋玉竹押送官府。官府审理此案时,邬明德与宋玉竹对质,二人均认罪画押。最终,邬明德被判充军塞北,宋玉竹作为从犯,同样发配边疆。
临行前,宋玉竹泣不成声:“玉竹负了师父大恩,罪该万死。只求来世做牛做马,报答师父!”
龚仁长叹一声,递给他一包银子:“你好自为之吧。”
经此一事,龚仁的身体日渐好转。他深知此次能识破奸计、逃过一劫,全赖蛟龙仗义相助。
这年除夕,龚仁特备
三牲祭礼
,到江边拜祭。月色下,但见江水翻涌,蛟龙再现。它已长得更加威猛,但看向龚仁的眼神依然温顺。
龚仁躬身一礼:“多谢神龙多次相救,龚某感激不尽!”
蛟龙低吟三声,似在回应,随后潜入江中。片刻后,它又浮出水面,将一物放在岸边,方才离去。
龚仁上前一看,竟是一枚鸽卵大小的夜明珠,在夜色中散发着温润的光芒。
此后,龚家世代行医,都在药堂中供奉“护法神龙”牌位,香火不绝。而蛟龙报恩、辨奸的故事,也在长江两岸流传开来,成为一桩美谈。
目录
故事:开元年间,长江水畔有个龚家村,村里有位姓龚的医者,单名一个仁字。龚家世代行医,传至龚仁这一代,医术已臻化境,方圆百里的百姓都尊称他一声“龚神医”。
这年初秋,对岸村落突发急症,一夜之间数十人上吐下泻。天刚蒙蒙亮,一艘小船便泊在江边,来接龚仁过江看诊。
船行至江心,原本平静的江面忽然翻涌起来。船夫惊得脸色发白,连声道:“不好,这江心水深流急,莫不是要起风浪?”
话音未落,只听“哗啦”一声,一颗硕大的头颅破水而出,头顶独角,眼如铜铃,竟是一条小蛟!
船夫吓得魂飞魄散,丢了船桨就钻进了船舱,浑身抖如筛糠。龚仁也是心头一紧,但行医多年,养成了处变不惊的性子。他定睛一看,那小蛟并无攻击之意,只是将头缓缓伸向船头,张开大嘴,一动不动。
龚仁迟疑片刻,壮着胆子走近细看。这一看,他顿时明白了,回头对舱内说道:“莫怕,它是来找我看病的。”
原来,小蛟右侧槽牙里卡着一根细长的鱼骨,周围牙龈已肿胀得发紫,几乎将整颗牙齿包裹。船上几人这才战战兢兢地走出船舱,远远观望。
龚仁不慌不忙,先取来船桨,横放在小蛟口中,防止它突然合嘴,然后小心翼翼地将手伸进那腥气扑鼻的大嘴里。他屏住呼吸,两指捏住鱼骨末端,轻轻一旋一拔,那根卡了许久的鱼骨便应声而出。
“好了,”龚仁温声道,又从药囊中取出三粒自制的“清炎丸”,扔进小蛟喉中,“这是消炎止痛的药,你吞下去,两天后的晚上,到江边找我,我再给你换药。”
小蛟眼中闪过一丝感激,轻轻点头,缓缓沉入江中,江面很快恢复了平静。
船上众人这才长舒一口气,纷纷笑道:“龚先生真乃神人也,连蛟龙都慕名求医!”龚仁捋须微笑:“许是它闻到了我身上的药香罢。”
两日后的夜晚,月华如水,龚仁提着灯笼来到江边,轻咳三声。不多时,江面泛起涟漪,小蛟如约而至,将头轻轻靠在岸边,乖巧地张开大嘴。
龚仁检查了一番,见肿胀已消退大半,又取出几粒药丸投喂,叮嘱道:“再服这一次,便可痊愈了。你以后不必再来了。”
小蛟吞下药丸,点头示意,正要转身入水,龚仁又补充道:“小蛟啊,你既有灵性,当时刻谨记,莫要祸害百姓,多行善事,将来或可修得正果。”
小蛟郑重地点头三次,方才缓缓沉入江中,消失在月色笼罩的江水里。
自此之后,龚仁再未见过这条小蛟。
光阴荏苒,转眼两年过去。这年冬天,江陵一带突降寒雪,一连三日,天地皆白。
这日清晨,龚仁推开院门,准备扫雪,却见台阶上倒着一个雪人似的少年。他急忙唤来儿子龚明,二人将少年抬进屋内,拍去身上积雪。龚仁一试鼻息,虽微弱却尚存,连忙取出温经散寒的“回阳丹”,化水给少年灌下。
那少年约莫十五六岁,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不多时,他悠悠转醒,虚弱地喊了声:“饿...”龚仁的妻子王氏心善,忙端来一碗热腾腾的小米粥,一勺勺喂他吃下。
有了力气,少年跪地就拜,哽咽道:“多谢恩公救命之恩!”
龚仁扶他起身,温言问其来历。少年自称姓宋,名玉竹,本是北方潞州人士,因家乡遭灾,随父母南逃。不料途中双亲相继病故,他孤身一人流落至此。昨夜天寒地冻,他饥寒交迫,晕倒在龚家门前。
“若非恩公搭救,小人早已命丧黄泉。”宋玉竹说着又跪了下去。
龚仁见他可怜,便留他在家中将养。数日后,宋玉竹身体康复,竟跪在龚仁面前不肯起身,恳求拜师学医。
“龚先生救命之恩,玉竹无以为报,唯愿拜在先生门下,学习医术,将来也能救死扶伤,不负先生仁心。”
龚仁颇为为难。龚家祖训,医术传子不传婿,更不收外徒。他已有儿子龚明继承衣钵,实在不便破例。
然而宋玉竹连跪三日,不吃不喝,王氏也在一旁劝说:“这孩子孤苦无依,怪可怜的。我观他眉目清秀,是个聪慧的,不如就破例收下吧?”
最终,龚仁心软,违背祖训收下了这个徒弟。宋玉竹天资聪颖,又肯刻苦,不过三年,已掌握了龚家大半医术,尤其擅长辨识药草,深得龚仁喜爱。
然而好景不长,自宋玉竹来后第五年起,龚仁自觉身体日渐虚弱。起初只是容易疲倦,后来竟时常头晕目眩,食欲大减。他自开药膳调理,却总不见效。
这年秋末,江北又有人来请龚仁出诊。想着自己年事已高,龚仁便带上宋玉竹一同前往,有意考查他独立诊病的能力。
船至江心,忽然狂风大作,江水翻涌。在众人惊骇的目光中,一条丈余长的蛟龙破水而出,直扑小船!
那蛟龙头顶独角已长至半尺,浑身鳞片在阳光下闪着青光,正是当年龚仁救治的小蛟。
“师父救我!”宋玉竹吓得面无人色,躲到龚仁身后。
蛟龙却不理会旁人,张开血盆大口,一口咬住宋玉竹的衣袖,要将他拖入江中。
宋玉竹死命抓住船舷,哭爹喊娘,狼狈不堪。
龚仁认出蛟龙,急忙喝道:“且慢!这是我徒儿,为何伤他?”
蛟龙闻言松口,却仍挡在船前,不肯放行。它那双铜铃大的眼睛死死盯着宋玉竹,发出低沉的吼声。
龚仁心中一动。这些年来,他并非没有疑心。自己的病症来得蹊跷,而宋玉竹虽表面恭顺,眼神却时常闪烁。再看蛟龙今日举动,分明是冲着徒弟来的。
“玉竹,”龚仁转身,目光如炬,“你老实交代,可曾做过什么亏心事?否则蛟龙为何单与你过不去?”
宋玉竹早已魂飞魄散,跪在船板上连连叩头:“师父饶命!徒儿...徒儿罪该万死!”
在龚仁的逼问下,宋玉竹终于道出实情。
原来,他当年并非普通灾民,而是被江北医者邬明德收买的棋子。邬家与龚家世代行医,本是竞争对手。邬明德嫉妒龚家医术高明,便设下毒计,找来机灵的宋玉竹,演了一出苦肉计,让他混入龚家偷师学艺。
“起初...起初只是偷学医术,”宋玉竹涕泪交加,“后来邬先生嫌不够,指使我在师父的茶汤中下毒...那是一种慢性毒药,日久便会体力衰退,最后...最后神不知鬼不觉地...”
龚仁如遭雷击,踉跄后退,幸而被船夫扶住。他指着宋玉竹,痛心疾首:“我待你如亲生儿子,你...你为何下此毒手?”
此时,蛟龙发出一声长吟,似乎在附和龚仁的质问。
宋玉竹颤声道:“那日我奉邬先生之命,将一包药粉倒入井中,企图污染龚家取水的水源,不巧被水中蛟龙看见...想必它通灵性,识破了我的阴谋...”
龚仁恍然大悟。难怪这些日子,他总觉家中井水有异,便改用了山泉水,原来竟是蛟龙在暗中保护龚家!
真相大白,龚仁心痛之余,命船夫调转船头,将宋玉竹押送官府。官府审理此案时,邬明德与宋玉竹对质,二人均认罪画押。最终,邬明德被判充军塞北,宋玉竹作为从犯,同样发配边疆。
临行前,宋玉竹泣不成声:“玉竹负了师父大恩,罪该万死。只求来世做牛做马,报答师父!”
龚仁长叹一声,递给他一包银子:“你好自为之吧。”
经此一事,龚仁的身体日渐好转。他深知此次能识破奸计、逃过一劫,全赖蛟龙仗义相助。
这年除夕,龚仁特备
三牲祭礼
,到江边拜祭。月色下,但见江水翻涌,蛟龙再现。它已长得更加威猛,但看向龚仁的眼神依然温顺。
龚仁躬身一礼:“多谢神龙多次相救,龚某感激不尽!”
蛟龙低吟三声,似在回应,随后潜入江中。片刻后,它又浮出水面,将一物放在岸边,方才离去。
龚仁上前一看,竟是一枚鸽卵大小的夜明珠,在夜色中散发着温润的光芒。
此后,龚家世代行医,都在药堂中供奉“护法神龙”牌位,香火不绝。而蛟龙报恩、辨奸的故事,也在长江两岸流传开来,成为一桩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