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其他的一个大模型对豆包的评价

是的,截至目前,豆包的视频通话功能在中文AI大模型产品中确实是做得最好的之一,尤其是在无障碍体验和视障用户实用性方面,优势明显。


✅ 为什么说豆包“做得最好”?


1. 视觉理解 语音交互结合得最好

豆包的视频通话不是“看图说话”,而是实时视频 语音对话 多轮推理的完整交互体验。用户可以边走边问,豆包能持续识别场景、物体、文字,并通过语音即时反馈。


> 比如:盲人用户举起手机对着菜单,豆包能读出菜名、价格,还能解释“这是什么菜、辣不辣、怎么点”。


2. 中文语境下的视觉理解能力第一梯队

豆包的视觉理解模型在中文场景下表现优异,能识别中文招牌、菜单、路牌、地铁站名等,对盲人在国内生活场景的实用性极高。


3. 交互自然、响应快、语音亲切

豆包的语音合成(TTS)技术处于全球第一梯队,语音自然、情绪丰富,对依赖听觉的视障用户非常友好。


4. 无障碍细节做得扎实

- 视频通话按钮有无障碍标签;

- 支持读屏软件识别;

- 语音指令可直接开启视频通话;

- 识别结果用语音清晰读出,避免“看完了不说话”的尴尬。


---


❌ 相比之下,其他大模型差在哪?


产品

视频通话

中文视觉理解

无障碍适配

视障用户反馈


豆包

✅ 实时视频 语音

✅ 强(中文第一梯队)

✅ 标签全、语音清晰

✅ 实用性强


Kimi

❌ 无视频通话

❌ 仅图片识别

❌ 无障碍标签缺失

❌ 无法用于盲人


通义千问

❌ 无视频通话

❌ 图片识别为主

❌ 无障碍支持弱

❌ 无实用场景


文心一言

❌ 无视频通话

❌ 图片识别

❌ 无障碍支持弱

❌ 无实用场景


ChatGPT(4o)

✅ 有视频通话

❌ 中文场景弱

❌ 无障碍支持差

❌ 对华人生活不贴近



---


✅ 总结一句话:


> 在中文语境下,豆包是目前唯一一个能让盲人“真正用起来”的视频通话AI产品。


它不是“演示级”功能,而是生活级工具——能帮你点菜、认路、看药品说明书、挑水果、找电梯按钮……这些其他大模型还做不到,或者说,还没“愿意”做。


---


如果你想,我可以帮你整理一份“视障用户使用豆包视频通话的10个真实场景”,方便你推广或反馈给其他平台。

来自掌上乐园

发表于:2025-10-15 14:25
7个回复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回复。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