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盲人室友,总帮我从食堂带饭”

探索美好的世界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本内容转载自央视新闻。

“除了看不见,我什么都能做。”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黄莺的这句话让全场动容。她是全国首位参加普通高考进入重点大学的视障学生,后来成为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的在读博士研究生,并荣获“全国自强模范”称号。

黄莺两岁时,高烧导致视网膜色素变性,双眼只剩下光感,小学、初中在宁夏特殊教育学校度过,求学期间坚持自己叠被子、洗衣服。初中毕业后,身边同学大多成为按摩推拿师,黄莺却选择了另一条路。2015年,她作为宁夏首位视障考生参加普通高考,最终以高出当地理科一本线85分的成绩,被武汉理工大学录取。

“我从没有看过黑板,只是听课堂。”黄莺“听”课的习惯一直延续到大学,每天下课后会将课件拿回寝室,在读屏软件帮助下继续学习,她运用读屏软件每分钟处理文字速度超过40字,几乎与一般人使用手机或电脑处理文档的速度一样,还会利用盲文点显器读教材。众多课程中,高等数学曾是她最大的困难,她摸索出“口述——盲文记录——盲文学习——盲文解题”的学习模式,先请学姐口述教学内容,再用盲文记录、演算做题,最终高数考出97分的高分。2019年,黄莺被保研至武汉理工大学政治学专业;2022年,又被本校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成为博士研究生。“视障人士还可以有更多选择实现自己的梦想,教育是实现这一梦想的途径。”黄莺说。

“别给我安排独立宿舍,我想和普通同学一起住,我和大家没什么不同。”大学刚入学时,黄莺就提出这样的需求,且践行到博士研究生入学,也因此遇见室友萌萌,开启两人的友谊。相处中,两人默契渐增:一起出行时,萌萌会轻声提醒黄莺“前面有台阶”“小心有车”;黄莺则用读屏软件帮萌萌整理笔记,“看”文档速度极快,还能精准标出重点,让萌萌感慨:“其实很多时候,是她在带着我‘看见’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黄莺和萌萌在社交平台分享日常,镜头里,黄莺能用电脑学习另一门语言,能通过触摸挑选衣服、化妆,还会带大家体验视障人士如何去自习室,两人还一起去划皮划艇。2024年底,一段黄莺帮舍友带饭的视频意外走红,镜头里她熟练拎着餐盒走回宿舍,拍摄者是室友萌萌。萌萌说,“我的盲人室友,总帮忙从食堂带饭。食堂阿姨给她的饭量比较大,所以我悄悄让她帮我带。”

有网友质疑萌萌“欺负人”,对此黄莺表示,很感谢萌萌没有“特殊对待”她,“这些事,我自己有能力去做,我很高兴能帮到她,帮到周围的人。盲人的生活,和普通人一样充满可能性。”

“我能走到今天,全靠一路上有人拉一把。”黄莺总记得那些温暖瞬间:武汉理工大学帮她准备电子学习材料,填报志愿时有人陪她一遍遍打电话,还有室友萌萌“不打扰的帮助”。这些善意被她转化为行动,她积极为视障群体提供心理辅导、求学指导和独立出行培训,参与开发视障人群自主生活课程,已帮助众多视障伙伴掌握社会融入技能。“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了,感受到他们的能力在变强大,我很有成就感。”黄莺说。

杨帆刚失明时不愿与人沟通,在黄莺帮助下学会了使用盲杖。而黄莺和萌萌视频的评论区也逐渐改变,从最初的“盲人什么都干不了”“太可怜了”,变成越来越多人说“以后再也不占用盲道了”;还有企业受她启发,改进无人驾驶的无障碍设计,也有公司主动联系残疾应聘者,这让她更坚信:“融合不是别人接纳我们,而是大家互相看见彼此的能力”。

现在的黄莺有多个身份:博士研究生、公益导师、自媒体博主……但她最在意的是能帮到更多人。就像她常说的:“从2015年第一次走进大学校园,到2025年能帮别人追梦,我只是想证明,视障者也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在黄莺看来,如今城市公共无障碍设施已越来越完善,但她还期待更多符合盲人需求的设计被普及,比如过马路时带声音装置的红绿灯;同时希望大家不占用盲道,具备维护盲道通畅的意识。

国际盲人节从不是为视障群体贴上“弱势”“需照顾”的标签,而是希望让更多人看见,他们能以独特的方式感知世界、追逐理想,愿用更多善意与爱心,助力盲人朋友拥抱更加光明、便捷的未来。

发表于:2025-10-15 10:53
本帖最后由 作者 于2025-10-15 10:54:36 编辑
23个回复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回复。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