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养生指南:三忌三宜三秘诀,助你安稳过秋冬》

陆文龙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以真诚的心结交有缘的你。

今日寒露,三忌,三宜,三秘诀,安稳过秋冬!


袅袅凉风动

凄凄寒露零

寒露

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

秋季的第五个节气

寒露,表面上寒,实则内燥。燥邪伤肺,寒气伤身,寒燥之气和阴湿之气并行,容易引发风寒等问题。

秋深露重,谨记三忌,三宜,三秘诀,安稳过秋冬!

寒露 · 三忌

1、秋冻勿盲目

寒露后,天气由凉转寒,早晚温差大,尤其入夜后,寒气极易入体。过度“秋冻”会让寒邪侵袭,轻则引起感冒咳嗽,重则诱发呼吸道问题。因而,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要及时添衣,防寒保暖。

2、辛辣勿过食

寒露燥邪当令易伤肺伤胃,调养不当就会出现口干咽燥,

因此饮食上

少吃辛辣、刺激、熏制的食物,

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缓解燥气,可用银耳、雪梨、川贝和老冰糖来熬制“寒露汤”。

同时适当食用益胃生津的食物,如芝麻、核桃、胡萝卜、山药、冬枣等,补养脾胃。

3、夜凉勿憋尿

不少人为防止口干,会在睡前大量饮水,从而增加起夜频率 。又因为天气寒冷,一些人会下意识地憋尿继续睡觉,这很不健康。

含有毒素的尿液长时间在体内不能及时排出,容易引起膀胱炎。对于高血压人群来说,还会导致血压升高。

寒露 · 三宜

1、添衣保暖,护好颈腰脚

寒露过后,就要做好肩颈、腰部、双脚的保暖,以抵御寒气的入侵。

暖颈

:颈部是寒邪入侵的重要部位,一旦受凉易导致咳嗽、咽喉发炎、鼻塞流涕等。戴围巾可以有效保暖肩颈。

暖腰

:“腰为肾之府”,深秋时节阳气衰弱,人体肾阳也不足,腰背受凉后,会加重腰背疼痛的情况,可以常做蹲起运动或穿好马甲来缓解。

暖脚

:少露脚踝,以防“寒从足生”。可以穿保暖性能较好的棉袜、棉鞋来御寒。

2、早睡早起,适量运动

深秋时节,早睡早起可使阳气顺应自然,起到养阳的作用。同时可选择在午后、傍晚锻炼身体,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御寒能力。

注意,秋日的早晨天气湿冷,起床后人体心率高,血液粘稠,有心脑血管的疾病的中老年人,要减少晨练,以防病发。

3、登高赏菊,调养情志

秋天需收敛阳气藏于体内,以抵御冬日的寒气。登高便可以收敛阳气,预防感冒。同时,赏菊也可以调养情志,减少秋日神思倦怠的情况。

寒露 · 三秘诀

1.

朝盐晚蜜,滋阴润燥

早起喝适量的淡盐水,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帮助缓解秋燥,同时,对缓解便秘也有一定的效果。

晚上饮用蜂蜜水,能让身体更好地吸收水分,使肌肤滋润,是滋养身体的一大良方。

2. 热水泡脚,温阳散寒

睡前用热水泡脚,帮助血管扩张,加速血液流动,可以达到舒筋活血,温暖全身的效果。泡脚后还可以搓揉脚心,缓解肌肉疲劳。

3. 按摩养生,疏解寒燥

揉腹,护胃暖身

坚持给腹部做按摩到微微发汗,可以促进腹部的血液循环,同时也能起到养胃通便的效果。另外可用热毛巾热敷腹部,让身体温暖,驱散寒气。

足三里

,健脾养胃

在燥气盛行的深秋,常揉足三里可以帮助生发胃气,燥化脾湿,同时也能通畅胃经,有助于延年益寿。饭后20分钟后反复按揉,达到较好的效果。

太溪穴

,滋阴培阳

太溪穴既能滋阴降火,又可以培阳补肾。对于肾虚引起四肢冰冷、失眠心烦的人群,可按摩太溪穴帮助缓解情况。

发表于:2025-10-08 08:47
1个回复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回复。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