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鹦鹉缘:仙凡相守的报恩传奇》

陆文龙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以真诚的心结交有缘的你。

民间传说:鹦鹉仙子

话说江西庐陵有个书生叫甘玉,父母早亡,留下个小他十岁的弟弟甘珏。甘玉既当哥又当爹,把弟弟拉扯大,尽心尽力。

甘珏长大后,生得一表人才,聪明绝顶,甘玉更是疼爱,常说:“我弟才貌双全,不能随便娶个寻常女子。”可是挑来挑去,总没遇到合适的。

这天,甘玉游历到匡山深处的寺庙里借宿。夜里忽然被一阵哭声惊醒,他披衣起身,循声找去,见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蹲在廊下哭得伤心。

甘玉问道:“小姑娘,深更半夜,为何在此哭泣?”

姑娘抹泪道:“我叫阿英,本来许给甘家二郎为妻,谁知甘家迟迟不来迎娶,父母等不及,要把我另嫁他人。我不愿意,所以逃到这里。”

甘玉暗自称奇,问道:“你说的甘家二郎,可是甘珏?”

“正是。”

甘玉更觉奇怪:“我就是甘珏的兄长甘玉啊。家父在世时,确实为弟弟定过一门亲事,可后来失去联系,不知姑娘家在何处?”

阿英道:“我本不是寻常人家,与你们甘家原是世交。你只需回去告诉甘珏,说有位阿英姑娘在等他,他自然明白。”

甘玉还想再问,阿英却起身道:“有人来了,我得走了。”说罢转身消失在夜色中。

甘玉回家后,把这段奇遇告诉弟弟。甘珏惊讶道:“怪了,那晚我梦见一位姑娘,自称阿英,说与我有婚约,正在等我。醒来只当是梦,没想到哥哥真遇见了!”

兄弟俩都觉得此事蹊跷,但既然有梦为证,想必不是空穴来风。

过了些日子,甘玉有事出远门,路上遇着一位少女独自赶路,不时回头张望,像是怕人追赶。甘玉见她行走艰难,便问道:“姑娘为何独自赶路?”

少女道:“我本名阿英,与甘家二郎有婚约,因父母逼我改嫁,所以逃了出来。”

甘玉再遇阿英

甘玉大吃一惊,细看这姑娘,果然与那夜在寺庙中见到的阿英一模一样,忙道:“我就是甘玉,甘珏的兄长啊!”

阿英喜出望外:“原来是兄长!”便跟着甘玉回家。

到了家中,甘珏出来相见,两人四目相对,竟像旧相识一般。甘玉见状,知道这段姻缘不假,便做主为他们办了婚事。

阿英过门后,温柔贤惠,把家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对甘珏更是体贴入微。但她有个怪癖——从不让甘珏进她房间,甘珏若要亲近,她总是找借口避开。

甘珏年轻气盛,难免不满。这晚他多喝了几杯,趁着酒意,硬要闯进阿英房间。阿英急忙阻拦,甘珏怒道:“你既是我妻,为何总躲着我?”

阿英叹道:“夫君息怒,不是我不愿,实在是有难言之隐。”

甘珏和阿英拜天地

甘珏正在气头上,哪里肯听,非要进去不可。阿英无奈,只得让他进门。

谁知甘珏一进房间,就见一只五彩斑斓的鹦鹉站在架子上,歪着头看他。甘珏大吃一惊,回头再看阿英,阿英已不见踪影。

甘珏酒醒大半,急忙呼唤:“阿英!阿英!”

只听那鹦鹉开口道:“夫君勿惊,我本是你家旧物。”

甘珏定睛细看,这鹦鹉羽色艳丽,声音清脆,正是阿英的声音。他猛然想起,小时候家中确实养过一只鹦鹉,后来不知去向。

鹦鹉继续说道:“我本是庐山中的鹦鹉仙子,因受甘家恩惠,特来报恩。那日你兄长在庙中所见,是我魂魄所化;路上所遇,是我真身。本想以人身相伴,今日被你撞破,缘分已尽。”

阿英变成了鹦鹉

甘珏悔恨不已,泪流满面:“是我不好,不该强你所难。求你留下,我再不敢了!”

鹦鹉摇头道:“天意如此,不可强求。不过你我缘分未尽,他日还有相见之日。”说罢振翅飞去,任甘珏如何呼唤也不回头。

甘玉回来后得知此事,叹息不已:“如此仙缘,竟被你这般错过!”但事已至此,无可奈何。

转眼过了半年。这天夜里,甘珏独自在书房读书,忽听窗外有人轻笑。他推开窗一看,竟是阿英站在月光下,笑盈盈地望着他。

甘珏又惊又喜,忙开门迎她进来:“阿英,你回来了!”

阿英道:“我本不该再来,但念你一片真心,特来相会。不过我只能夜间来,天亮即去。”

又见阿英

甘珏喜不自胜,哪还顾得上许多,连忙答应。

从此阿英夜来晨去,两人恩爱更胜往昔。阿英还时常帮甘珏批改文章,她的见解独到,让甘珏学问大进。

这天晚上,阿英对甘珏说:“明日你家有大难,我要留下来相助。”

甘珏忙问何事,阿英道:“天机不可泄露,到时自知。”

第二天果然有一伙强盗闯入村中,到处抢掠。眼看就要闯到甘家,阿英不慌不忙,取出一把红豆撒在门前。说也奇怪,那些强盗到了甘家门前,就像迷了路一样,转来转去就是找不到门。

强盗头子觉得邪门,下令放火烧房。谁知火刚点着,突然天降大雨,把火浇灭。强盗们吓得魂飞魄散,以为是天意,慌忙逃走了。

阿英施展仙术让强盗们进不了院门

村中其他人家都遭了抢,唯独甘家安然无恙。大家都说甘家有神灵庇佑。

经过此事,甘珏更觉阿英不凡,对她越发敬爱。但好景不长,这天阿英忽然道:“你我缘分将尽,今日是最后一别。”

甘珏大惊:“为何突然要走?”

阿英垂泪道:“实不相瞒,我本是鹦鹉仙子,因私自下凡与你相会,触犯天条,今日就要被召回受罚。”

甘珏痛哭流涕:“是我连累了你!可有解救之法?”

阿英摇头:“天命难违。不过你也不必太过伤心,他日自有相见之期。”说罢化作鹦鹉,在甘珏头上盘旋三圈,哀鸣而去。

甘珏自此郁郁寡欢,不再谈婚论嫁。甘玉多次为他提亲,他都婉言谢绝。

夫妻俩不忍分离

一年后的中秋之夜,甘珏独自在院中赏月,忽闻空中传来鹦鹉鸣叫。他抬头望去,只见一只大鹦鹉缓缓落下,落地后化作一位美人,正是阿英!

甘珏喜极而泣,紧紧拉住她的手:“这次不会再走了吧?”

阿英笑道:“蒙观音大士说情,特许我下凡与你团聚。不过我已失去仙术,与常人无异了。”

甘珏道:“只要你在我身边,做凡人又何妨!”

从此阿英真正留在甘家,夫妻恩爱,生儿育女,相伴到老。

有趣的是,阿英虽然失去仙术,却还保留着一些习性。她最爱干净,每天都要沐浴梳妆,尤其喜欢梳理那一头乌黑的长发。她还特别爱吃瓜子、松子等干果,常常一边做女红,一边嗑瓜子,手法娴熟,速度极快。

终于团聚,再不分离

甘珏有时打趣她:“夫人这嗑瓜子的本事,可是做鹦鹉时练就的?”

阿英也不生气,笑道:“夫君既然知道,何必说破?”

后来甘珏考中进士,官至知府。阿英相夫教子,把家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每逢灾年,她还劝说甘珏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在当地极受爱戴。

甘玉见弟弟家庭美满,也十分欣慰。他常对子孙说:“禽鸟尚知报恩,何况于人?你们要记住,做人当知恩图报,与人为善。”

甘珏和阿英的故事渐渐传开,当地人都在鹦鹉经常出没的地方建了一座“鹦鹉祠”,四季香火不断。据说诚心祈祷的人,往往能见到一对五彩鹦鹉比翼双飞,那就是阿英和甘珏的化身。《鹦鹉仙子》以仙凡奇缘为线,串起报恩、坚守与圆满。阿英的鹦鹉身份与人性光辉交织,甘珏的成长与深情令人动容。故事中‘红豆阻盗’‘中秋重逢’等情节,既显志怪趣味,又暗含‘善有善报’的深意,最终‘舍仙籍就凡尘’的结局,更是对人间真情的至高礼赞。值此中秋国庆双节同庆之际,愿您如甘珏与阿英般,纵有波折终得圆满。月圆人圆时,家国共安康;金风送爽日,福运伴身旁。愿您与亲友围坐赏月,茶暖情更暖,饼甜心更甜,在团圆与欢庆中,书写属于自己的温暖篇章!

发表于:2025-10-06 06:11
5个回复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回复。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