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消化不好、腹胀?按一按你身上自带的“健胃消食片”!
要说假期哪个场景最让人记忆深刻,相信大多数的人就是,早上吃得还没消化就要准备吃午饭了,午饭还没来得及消化,就又已经要吃晚饭了,这样很容易导致积食。
或许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积食是小孩子才有的,其实脾胃不好的大人们,若在饮食上不注意,也会容易发生积食。
一旦积食,会引发
感冒、发烧、咳嗽、便秘、腹泻,严重点的还会引发支气管炎、肺炎、哮喘
等。
所以要重视起来,教大家10秒钟判断自己有没有积食。
0
1
PART
积食的6大表现,看看你有吗?
1. 食欲减退
胃口突然变得不好,吃什么都感觉没味。
2. 舌苔厚腻
舌苔白厚腻或黄厚腻也有可能是积食,如果是舌苔黄厚一般就是已经积食至少几天了。
3. 手心比平时热或常常有汗
如果发烧时手心手背、肚子后背温差很大,比如肚子很烫背不烫、并且手心很烫手背不烫则很可能有积食。
4. 口有异味
当食物堆积在体内不能较好地消化时,就会发酸,这时靠近嘴巴和鼻子,能明显闻到又酸又臭的味道。
5. 大便比较臭
古人说“臭如败卵”,也就是说,有腐败的臭鸡蛋的味道,这种情况也有积食的可能。
6. 打嗝
积滞的食物会影响中焦正常的气机运转,胃气被堵住下不去时,就可能往上逆,打嗝就会比平时多。有时距离吃饭时间已经过了几小时,还会打着有饭味的嗝。
中医学认为,
脾主运化
,脾的运化功能,简单地说就像磨豆子一样。
而积食,就像是磨盘上的大豆太多太硬,石磨被卡住了,需要更大的力气才能压碎。此时磨盘里的豆子出不来也下不去,整个推磨过程无法进行。
有的朋友脾胃功能不强,所以更加容易被堵住,消化不了就会引发身体出现一系列问题。
所谓“
积食要消,脾虚要补
”,下面教你几个实用方法,助大家消积食健脾胃!
2
活用身上的“健胃消食片”
01
揉腹促消化
经常揉肚子可以促进腹部血液循环,促进肠胃的蠕动,有利于消化吸收。
我们可以双手重叠,放置于肚脐上,掌心对着肚脐中央,手掌根轻轻向里按揉,两侧来回按,再用除拇指外的其余四指指腹由对侧轻揉回掌根方向。
按揉时,用力要适度,精力集中,呼吸自然,揉腹时会有温热感、饥饿感,或者有肠鸣音、排气等,这些都是正常表现,朋友们不用担心。
如果胃胀的厉害,也可以由心窝处由上往下
推按
,这样反复循环直到舒服为止。
每次揉3-5分钟,早中晚各揉一次,具有理气消食、健脾和胃的作用。注意的是,揉腹部时最好排空小便,刚刚吃完饭有饱腹感不要马上进行按摩。
02
揉板门健脾化积
揉
板门穴
具有
健脾和胃,消食化积,降逆止呕,清热
的作用,多用于
腹胀,腹泻,呕吐
它的取穴位置在手掌大鱼际也就是靠近拇指这一侧,双手拇指近侧,在手掌肌肉隆起处,找到有一个结节就是板门穴。
当出现积食的时候,这个部位会比较硬,当脾胃比较弱的,这个部位就会比较松软,甚至里面就会有一个比较小的筋头。
这种情况下朋友们可以多按揉一下,它可以调节胃肠的气机,让中焦胃肠的气该升就升,该降就降,这个气机理顺了,原本堵住的地方通开,很多病就不会发生。
从腕横纹推向拇指根称为横纹推向板门,可以止吐。反之,称为
板门推向横纹
,可以止泻。
来回操作200~400次。
03
揉足三里促脾胃运化
经常按摩足三里穴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调理脾胃健康。
我们可以用拇指用力按压穴位,有酸痛、胀、麻的感觉。
每天早晚各揉按1次,每次1〜3分钟。通过按揉足三里,可以促进脾胃的运化、胃肠的蠕动,加强了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功能就能有效预防积食问题了。
消积食除了调理,还需要注意这些事情:
★积食时,汤圆等糯米制品不吃,不容易消化。出疹时不能吃辛辣的,有湿疹不吃芒果、木瓜,否则会更严重。
★积食时不能吃羊肉、牛肉。牛肉如果炖很多个小时几乎成浓汤才可吃。牛肉是高热量高能量的东西,这些东西要消化是需要消耗人的更多能量的。
合理的饮食才是预防积食最有效的方法,所以朋友们应该要注意平常的饮食搭配,避免吃生冷刺激脾胃的食物。
目录
假期消化不好、腹胀?按一按你身上自带的“健胃消食片”!
要说假期哪个场景最让人记忆深刻,相信大多数的人就是,早上吃得还没消化就要准备吃午饭了,午饭还没来得及消化,就又已经要吃晚饭了,这样很容易导致积食。
或许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积食是小孩子才有的,其实脾胃不好的大人们,若在饮食上不注意,也会容易发生积食。
一旦积食,会引发
感冒、发烧、咳嗽、便秘、腹泻,严重点的还会引发支气管炎、肺炎、哮喘
等。
所以要重视起来,教大家10秒钟判断自己有没有积食。
0
1
PART
积食的6大表现,看看你有吗?
1. 食欲减退
胃口突然变得不好,吃什么都感觉没味。
2. 舌苔厚腻
舌苔白厚腻或黄厚腻也有可能是积食,如果是舌苔黄厚一般就是已经积食至少几天了。
3. 手心比平时热或常常有汗
如果发烧时手心手背、肚子后背温差很大,比如肚子很烫背不烫、并且手心很烫手背不烫则很可能有积食。
4. 口有异味
当食物堆积在体内不能较好地消化时,就会发酸,这时靠近嘴巴和鼻子,能明显闻到又酸又臭的味道。
5. 大便比较臭
古人说“臭如败卵”,也就是说,有腐败的臭鸡蛋的味道,这种情况也有积食的可能。
6. 打嗝
积滞的食物会影响中焦正常的气机运转,胃气被堵住下不去时,就可能往上逆,打嗝就会比平时多。有时距离吃饭时间已经过了几小时,还会打着有饭味的嗝。
中医学认为,
脾主运化
,脾的运化功能,简单地说就像磨豆子一样。
而积食,就像是磨盘上的大豆太多太硬,石磨被卡住了,需要更大的力气才能压碎。此时磨盘里的豆子出不来也下不去,整个推磨过程无法进行。
有的朋友脾胃功能不强,所以更加容易被堵住,消化不了就会引发身体出现一系列问题。
所谓“
积食要消,脾虚要补
”,下面教你几个实用方法,助大家消积食健脾胃!
0
2
PART
活用身上的“健胃消食片”
01
揉腹促消化
经常揉肚子可以促进腹部血液循环,促进肠胃的蠕动,有利于消化吸收。
我们可以双手重叠,放置于肚脐上,掌心对着肚脐中央,手掌根轻轻向里按揉,两侧来回按,再用除拇指外的其余四指指腹由对侧轻揉回掌根方向。
按揉时,用力要适度,精力集中,呼吸自然,揉腹时会有温热感、饥饿感,或者有肠鸣音、排气等,这些都是正常表现,朋友们不用担心。
如果胃胀的厉害,也可以由心窝处由上往下
推按
,这样反复循环直到舒服为止。
每次揉3-5分钟,早中晚各揉一次,具有理气消食、健脾和胃的作用。注意的是,揉腹部时最好排空小便,刚刚吃完饭有饱腹感不要马上进行按摩。
02
揉板门健脾化积
揉
板门穴
具有
健脾和胃,消食化积,降逆止呕,清热
的作用,多用于
腹胀,腹泻,呕吐
等。
它的取穴位置在手掌大鱼际也就是靠近拇指这一侧,双手拇指近侧,在手掌肌肉隆起处,找到有一个结节就是板门穴。
当出现积食的时候,这个部位会比较硬,当脾胃比较弱的,这个部位就会比较松软,甚至里面就会有一个比较小的筋头。
这种情况下朋友们可以多按揉一下,它可以调节胃肠的气机,让中焦胃肠的气该升就升,该降就降,这个气机理顺了,原本堵住的地方通开,很多病就不会发生。
从腕横纹推向拇指根称为横纹推向板门,可以止吐。反之,称为
板门推向横纹
,可以止泻。
来回操作200~400次。
03
揉足三里促脾胃运化
经常按摩足三里穴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调理脾胃健康。
我们可以用拇指用力按压穴位,有酸痛、胀、麻的感觉。
每天早晚各揉按1次,每次1〜3分钟。通过按揉足三里,可以促进脾胃的运化、胃肠的蠕动,加强了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功能就能有效预防积食问题了。
消积食除了调理,还需要注意这些事情:
★积食时,汤圆等糯米制品不吃,不容易消化。出疹时不能吃辛辣的,有湿疹不吃芒果、木瓜,否则会更严重。
★积食时不能吃羊肉、牛肉。牛肉如果炖很多个小时几乎成浓汤才可吃。牛肉是高热量高能量的东西,这些东西要消化是需要消耗人的更多能量的。
合理的饮食才是预防积食最有效的方法,所以朋友们应该要注意平常的饮食搭配,避免吃生冷刺激脾胃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