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点明圈已经一年多了,时间过得真快,或许还不止这些日子。心里一直有些话想说说,却不知从何说起。这是我第一次发帖,也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好,那就聊聊心里话吧

在点明圈待久了,有些心里话想说

在点明圈逛了挺久,看着这里大多是同处黑暗中、在光影缺席的世界里摸索前行的视障朋友。本以为凭着相似的境遇、共通的困境,能多些天然的理解与扶持,可最近接连撞见的互相攻击、抱团歧视,实在让人心头发沉,像压了块浸了水的棉絮。

有人仗着先天失明的身份,便暗讽后天失明的朋友“不够纯粹”,仿佛“失明”成了划分等级的标尺;有人没读过多少书、文化程度不高,却对着有学识、爱思考的伙伴冷嘲热讽,觉得“读书没用”“装清高” ;更荒诞的是,有人自己10年都没找到工作,却对其他有职业的人指手画脚、肆意嘲笑 ;老一辈固守经验,瞧不上年轻人的新潮想法,觉得那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年轻人又嫌前辈固执守旧,吐槽那是“被时代抛下的迂腐”——更刺眼的是,“社死”式攻击已成常态,仿佛只要观点、习惯与自己稍有不同,就得被揪出来批驳得体无完肤,连辩解的余地都没有。

就像几位常活跃的某某圈友,他们不过是在点明圈里分享日常、表达观点的普通身影。我特意翻看过他们的发言,没有违法乱纪的痕迹,更没有偷抢骗钱、欠钱不还的劣迹,满是对生活的细碎感悟,或是对某件事的朴素看法。顶多是偶尔言辞直接了些,没绕太多弯子,或是在某些观点上犯了点无关原则的小错。可即便如此,攻击他们竟成了圈子里的“*正确”:有人跟风谩骂,好像不骂几句就融不进群体,生怕被贴上“不合群”的标签;有人挖空心思翻找他们过往的言行,像侦探般逐字逐句筛查过往动态,就为了揪出点所谓的“黑料”,把人死死钉在圈子的“耻辱柱”上。久而久之,真正有文化、能说点干货的人反而不敢出来说话,生怕被群起而攻之,倒是那些爱嘲讽的声音越来越响。

咱们都是在黑暗里摸爬滚打的人,脚下的路本就比旁人多了数倍的坎坷,每一步都要靠指尖的触感、耳边的声响小心翼翼试探,本该是能互相搭把手、递句暖话的同伴,怎么反倒成了对彼此最狠的“审判者”?若真要拿最高的道德标尺去丈量,把藏在角落的隐私翻个底朝天,谁又能保证自己永远“完美无缺”?甚至忍不住想,这是残疾人的天性使然,还是圈子里的怪风气?更让人费解的是,这些爱嘲讽的人,不知道是不是都是少数民族? 单说那位敢用真名直面所有人的某某圈友,这份坦荡与勇气,难道不比那些躲在匿名ID后放冷箭、专挑软柿子捏的人更可贵吗?

现实里,比他们言行过分百倍的人比比皆是,可多数时候我们只能碍于处境无可奈何;就连在点明圈里,真遇到买卖被骗、权益受损的事,大家往往也束手无策,只能互相安慰打气。那又何必盯着这些只是偶尔言辞过激、没犯什么实质大错的人穷追猛打?他们既没伤天害理,也没触碰法律红线,凭什么要被群起而攻之,落得在圈子里“社死”、连说话都要畏首畏尾的下场?

法律自会制裁恶行,点明圈的管理员也会依规处理问题,从来不需要我们化身“私刑者”。希望这个本应抱团取暖、本该是寒冬里互相依偎的火种的地方,能多些包容与体谅,少些戾气与苛责。别让同处困境的我们,反倒成了刺伤彼此最深的人;别让这片本该盛满温暖与支撑的角落,变成互相撕扯、彼此消耗的战场

发表于:2025-09-27 11:20
15个回复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回复。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