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冒犯任何盲人,请大家不要对号入座。大家可以来理性讨论一下

为什么很多盲人朋友除了视力障碍之外,往往还伴有其他方面的功能障碍?例如在智力或认知层面,一些人似乎也存在一定的困难。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先天遗传因素占主导,还是后天的教育机会匮乏所导致的积累性影响?又或者,是否真如那句老话所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视力的缺损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心智结构的完整发展?


举个例子,在一些社交或求职平台上,我们常看到不少盲人朋友直接将网名取为“某某按摩师”,甚至更直白地叫“某某推拿”,并持续、高频地发布求职信息。不了解内情的人可能会产生困惑:既然自称“按摩师”,为何还要反复找工作?甚至误以为这些账号是中介在帮别人招工。例如在“点明圈”这类盲人常用的平台上,类似现象尤为常见。有时同一条求职信息被反复发送多次,内容却表达含糊、信息不全。更令人不解的是,其中一些人在发帖求职的同时,还会去嘲讽那些从事算命行业的盲人——这种一边谋职一边嘲笑他人职业选择的行为,难道不显得逻辑混乱、有失妥当吗?


从表面看,他们的昵称和发帖语气容易给人一种错觉,仿佛他们已在医院就职,或是拥有自己店面的老板。可实际上,他们依然在不断地寻找工作机会。希望我们能冷静探讨:这样的自我呈现方式是否在某种程度上显得不够明智?若不是亲眼看到他们自己发布的求职帖,外人或许真会误以为他们的职业能力很强、地位稳固。


我认为,不论是盲人朋友还是视力健全的人,都应当对自身有清醒的认知——没有人天生就被限制在某个固定的职业轨道上。我也听说很多盲人并不甘心一辈子只做按摩,他们渴望更多元的出路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实我平时工作很忙,这几天由于台风下雨,生意清淡,才抽空发个帖子聊聊这些观察。我有个习惯,每晚睡前会刷一下论坛,平时确实很难抽出时间参与讨论。


此外,还有一些盲人朋友刚从学校毕业,尚未真正进入社会打拼,微信名就已经挂上“专业按摩”“推拿师傅”等标签。不知道他们未来如果当了老板,会怎样对待自己的员工?会不会也陷入某些人所说的那种心态:“除了我,这行里就没一个好按摩师”?这种过早的自我标签化,是否也在无形中限制了他们未来的可能性。比如说一条征婚帖,一条帖子做好几条发。请注意,你是征婚的,不是拉客人的。征婚帖还说我是什么时间踏入这个行业。连自己家庭的条件一点都不提,比如说有几兄弟,有没有兄弟姐妹,还有家里父母是干什么的。这样的人并不少见,其实在很多的论坛里面都能遇得到。当然如果说这上面要是有这样的人,请大家不要对号入座。因为本人没有针对任何人。本人也不想冒犯任何人

发表于:2025-09-24 18:13
26个回复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回复。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