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一篇文章。

陆文龙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以真诚的心结交有缘的你。

699 元,刚发布的百元机有点香啊!


在手机市场中,中高端旗舰机型向来是镁光灯下的宠儿。

不过占据庞大份额的百元机虽很少占据头条,但却仍默默支撑着无数人的日常通讯与数字生活。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曾经「低质廉价」的百元机,也逐渐好起来了。

在如今的手机市场上,百元机已从「能用」跃升为了「好用」的代名词。

在技术下放和相关补贴政策的加持下,百元机逐渐拥有了过去旗舰机才有的配置。

像六七千毫安电池、IP69 防水、1 亿像素主摄等硬核功能悉数登场。

这不在 9 月 9 日,OPPO 又正式推出了 A6 系列新品。

其中包括 699 元起售的OPPO A6i,还有另一款千元机 OPPO A6 Pro。

这两款手机都主打耐用性,但各有侧重,一起来看看。

OPPO A6i

作为系列中的入门机型,OPPO A6i 以 799 元的起售价提供了超出预期的配置。


这款新机采用 6.67 英寸 LCD 居中单孔屏,支持 120Hz 刷新率和 1000nit 全局激发亮度。

更实用的是其支持湿手触控、手套模式甚至手机防水袋触控,极大提升了户外使用的便利性。

性能方面,A6i 搭载天玑 6300 处理器。

而且还支持存储卡扩容,完全不用担心存储空间不够用。

电池续航是 A6i 的一大亮点。

6000mAh 大容量电池辅以 45W 快充技术,仅需 37 分钟即可充入 50% 电量,且电池寿命长达 5 年。

对于长辈用户或者作为备用机来说,这个续航表现足够出色。

防护性能上,A6i 采用超耐摔金刚石架构,配合超坚韧钢化玻璃盖板。

通过了 SGS 五星抗跌耐摔认证,同时具备 IP65 级防尘防水能力,可应对复杂环境挑战。

价格方面,6GB + 128GB 售价 899 元,首发价 799 元。

8GB + 128GB 售价 999 元。

8GB + 256GB 售价 1099 元。

OPPO A6 Pro

定位稍高的 OPPO A6 Pro 则带来了更加极致的耐用性体验,起售价为 1799 元。

这款手机最大的卖点之一,是官方宣称的「六年耐用」承诺。

其首次搭载 ColorOS 流畅双引擎,包含潮汐引擎和极光引擎。

潮汐引擎将芯片级算法能力引入安卓底层框架,突破安卓算法运算效率上限,充分释放芯片性能。

极光引擎重构安卓绘制架构,将多个绘制任务进行合并,带来行业领先的丝滑动态效果。

A6 Pro 还首创手机久用保养功能。

凭借性能深度优化、深度清理加速、权限回收等能力,可改善手机久用性能与流畅度衰减问题。

基于此,打破了千元机久用易卡认知,带来「久用流畅,六年耐用」的新体验。

硬件配置上,A6 Pro 采用 6.57 英寸 OLED 直屏,号称「同档唯一小直屏」。

核心规格方面,搭载联发科天玑 7300 处理器。

前置 1600 万像素,后置 5000 万主摄 + 200 万副摄,电池为 7000mAh,支持 80W 有线闪充。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其防护能力。

新机具备 IP69+IP68+IP66 全面防水防尘能力,不惧意外泼溅、深水浸泡、高压水流及高温热水等极端场景。

同时还采用高强度航空合金骨架和 OPPO 晶盾玻璃构成的超抗摔金刚石架构,经受住了严苛的军标冲击测试考验。

价格方面,8GB + 256GB 售价 1799 元。

12GB + 256GB 售价 1999 元。

16GB + 256GB 售价 2199 元。

16GB + 512GB 售价 2499 元。

此外 OPPO 还宣布,

OPPO A6 手机将于 9 月 30 日开售。

具体配置信息还要等待后续揭晓。

整体来看,对于预算有限的学生党或者只需要备用机的用户,OPPO A6i 显然是更划算的选择。

799 元起的价格就能获得 IP65 防水、6000mAh 电池和 120Hz 高刷,性价比相当出色。

而如果需要一台主力机,并且希望手机能够长期使用不卡顿,那么 OPPO A6 Pro 更加对味。

你会怎么选呢?

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好啦,我们再看漂亮国的手机。苹果秋季发布会炸了!iPhone 17 “牙膏挤爆”

,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如期而至,一次性推出4款iPhone、3款Apple Watch及1款AirPods Pro 3。

所有新品将于9月12日开启预购,9月19日正式开售。

相较于去年被调侃“只拧开牙膏盖”的小幅升级,今年iPhone 17系列被不少用户评价为“牙膏挤爆了”.

从价格、存储到核心配置都有明显变动,同时也伴随着一些贴合用户习惯的争议点。 先看用户最关注的价格与存储。iPhone 17系列包含四个型号:

iPhone 17、iPhone 17 Air、iPhone 17 Pro、

iPhone 17 Pro Max

,国行起售价分别为5999元(256GB)、7999元(256GB)、8999元(256GB)、9999元(256GB)。

▲ 图源:微博

其中,iPhone 17 Pro Max新增2TB版本,售价直接拉到17999元,成为苹果史上最贵iPhone;

而标准版iPhone 17保持5999元起售价的同时,将存储从去年的128GB提升至256GB,全系彻底取消128GB版本。

这对预算有限、追求实用存储的用户来说,算是“加量不加价”的诚意。

随着新机发布,上一代iPhone 16在官方渠道直降800元,第三方平台价格甚至下探至4500元左右,形成新旧机型的价格梯度,给不同预算用户提供了选择。 

设计层面的调整比往年更直观。

苹果首次取消沿用多年的Plus版本,新增iPhone 17 Air系列主打轻薄,6.5英寸屏幕搭配5.6mm机身厚度,刷新了iPhone 6保持的6.9mm“最薄iPhone”纪录。

不过轻薄也有取舍:为控制厚度,iPhone 17 Air采用单eSIM设计(取消实体SIM卡槽),且电池容量比标准版少约500mAh。

反映在续航上就是视频播放时长25小时,比标准版少5小时。即便三大运营商已支持

eSIM

,但办理流程仍不如实体卡便捷,短期内可能会让不少双卡用户放弃Air版本。

 Pro系列的设计争议集中在背面:虽保留“三眼”镜头布局,但镜头模组横向延伸成“相机岛”,闪光灯与激光雷达扫描仪移至最右侧,四周环绕一圈高性能天线。

核心配置的升级是本次发布会的重点,尤其是标准版的提升超出预期。

iPhone 17首次为标准版配备120Hz LTPO自适应高刷屏,支持1-120Hz刷新率调节,滑动页面、切换APP时的流畅度比上一代60Hz屏幕有明显提升;

▲ 图源:微博

快充也终于升级至40W,搭配官方40W动态电源适配器,20分钟可充至50%,10分钟充电能满足8小时视频播放需求,大幅缓解了此前的充电焦虑。

性能方面,iPhone 17搭载的A19芯片采用台积电第三代3nm工艺,对比上一代A18,CPU、GPU性能分别提升20%、25%;

若对比iPhone 15的A16芯片,提升则达40%、80%。

不过后置镜头仅小幅优化,主摄仍为1200万像素,暗光环境下的噪点控制略逊于Pro系列。

Pro系列的配置更偏向专业用户:搭载A19 Pro芯片,采用6核CPU+6核GPU架构,配合

VC均热板散热

,持续性能比上一代提升40%;

影像上,三颗后置镜头全部升级至4800万像素,长焦镜头支持8倍光学变焦与40倍数码变焦。前摄同样为1800万像素,暗光拍摄与视频通话画质更清晰。

不过仍有小遗憾,未加入长焦微距与8K录像功能,对极致影像需求的用户来说略有不足。

Apple Watch系列的升级集中在续航与实用功能。Ultra 3搭载S10芯片,屏幕升级为LTPO 3材质,可视角度与亮度更高,续航从36小时提升至42小时,海外版支持

卫星短报文功能

(国内暂未上线),钛合金49mm蜂窝版6499元起售,适合户外爱好者与高端用户。

Series 11虽未升级芯片(仍为S10),但续航从18小时增至24小时;屏幕加入陶瓷镀层,耐刮擦能力提升2倍;

▲ 图源:微博

蜂窝版支持5G网络,成为苹果首款5G智能手表,脱离手机也能接打电话、发微信;

新增的高血压预警功能可实时监测血压,不过需注意其仅为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设备。价格方面,铝合金42mm GPS版2999元起,性价比突出。

时隔三年更新的SE 3终于用上S10芯片,性能比上一代提升30%,同时补上了全天候显示功能,支持快充,30分钟可充至80%,1999元起的价格对学生党、入门用户很友好。

AirPods Pro 3的升级聚焦体验,降噪效果是上一代的2倍、初代的4倍还要多上不少;

新增心率传感器,运动时可实时监测心率并提醒;防护等级提升至IP57(耳机盒不防水),出汗、水洗无需担心损坏;

续航也有提升,开降噪可播放8小时,搭配充电盒总续航32小时。不过外观与上一代几乎一致,现有AirPods Pro 2用户若无刚需,没必要换新;

但初代或SE用户升级后体验提升会很明显。 最后看市场反馈,目前iPhone 17的256GB版本预约最火爆,5999元的价格能拿到高刷、快充与大存储,性价比认可度高;

Pro Max 2TB版本虽定价17999元,但专业摄影师、视频博主等群体的预约量不少;而iPhone 17 Air因单eSIM与续航问题,预约量相对较少。

对用户来说,选择时可结合自身需求:预算6000元左右,追求实用与流畅,且有苹果生态(iPad、Mac)的用户,iPhone 17是不错的选择;

专业影像、大存储需求用户可考虑Pro系列;预算有限则可关注降价的iPhone 16或Apple Watch SE 3。

整体来看,这次苹果确实拿出了足够的升级力度,不过最终是否买单,还是要看是否贴合个人使用习惯。

发表于:2025-09-17 10:48
5个回复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回复。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