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的河蟹美味》:咱们吃螃蟹怎么样,大家爱吃螃蟹吗

每年九月份,便是品尝盘锦河蟹的美好时节。秋风里渐渐裹了凉意,路边的叶子悄悄染黄,连街头巷尾的空气里,都飘着卖河蟹的吆喝声,一声声宣告着:蟹肥了,秋天真的到了。

我在按摩店工作,宿舍离街不远。每到九月中旬,从清晨到傍晚,总有人推着或者载着河蟹从家门前过。有的骑摩托车,车后座绑着个鼓鼓的大箱子,里面倒了少量清水,活蹦乱跳的河蟹在里头撞得箱子“咚咚”响。只要有人停下脚步问一句“蟹怎么卖”,他们就会掀开箱盖,一股带着河泥的鲜气立刻飘出来,能看见蟹爪还在不停地挠着箱壁,一看就知道是刚从水里捞上来的好货。

还有人骑电动车,车后座横架着一根铁杠,两侧各吊一个大箩筐,筐沿都快被河蟹顶得冒尖……现在方便多了,他们不用自己扯着嗓子喊,车头挂着个小高音喇叭,一边骑车一边反复播着:“盘锦河蟹,新鲜的盘锦河蟹,新捞上来的盘锦河蟹!”那声音亮得很,顺着风能飘到三十层楼高的窗户里,就连我躺在按摩店的宿舍里都听得清清楚楚。

更专业的是开敞篷汽车来的卖家,一整车河蟹堆得像小山,早市、夜市、白天的露天集市,哪儿热闹往哪儿去。他们的高音喇叭一响,“盘锦河蟹”的叫卖声一飘,周围立马围过来一群人,有凑着看热闹的,有蹲下来挑蟹的,还有问完价就直接拎走一兜的。听说那车里的蟹至少有上千斤,摊位大、声势足,生意总是最红火的。我们按摩店离市场近,从早到晚,这些叫卖声就没断过,此起彼伏地绕在耳边。

河蟹的价钱全看个头,越重越值钱。二两、三两的蟹,一斤要45到60块,买的人多是准备回家聚餐的,说这样的蟹才有蟹黄。一两半左右的,一斤三十块,常有人买去给孩子解馋。一两重的小河蟹最便宜,十到二十块钱一斤,年轻人爱称上一斤,拎在手里逛市场,想着带回家蒸上一锅,和朋友边聊天边慢慢剥着吃。大家常说:秋天的河蟹最肥美,掰开蟹壳,里面塞满了嫩肉,咬一口满是鲜味儿,这才是秋天该有的味道。

可我对吃河蟹从来提不起兴趣。最主要的是剥壳太麻烦了,河蟹的壳又硬又尖,爪子还带着小刺,真正能吃的肉没多少。我看不见,总没法把壳剥干净,要么戳到手指,要么把碎壳混进肉里,吃起来手忙脚乱的,一点儿也不舒坦。有时候我也纳闷:一两重的小河蟹,去掉壳和八只爪子、两个钳子,剩下的肉连一口都没有,怎么还有人吃得那么香?剥壳的功夫都比吃肉的时间长,实在想不通这乐趣在哪儿。

去年有一位熟客送过我一袋河蟹,还特意帮我煮熟了,说这样我吃着方便。当我嘴手并用,想掰开蟹壳的时候,就被壳边缘的尖刺扎破了嘴唇,疼得我“嘶”了一声,后来牙龈和舌尖也被小刺划到了。周围人瞧见了,都忍不住笑,我攥着手里的蟹,脸都热了。最后没办法,那袋足有三斤重的河蟹,只好全送给了别人。听着他们一边剥蟹壳,一边“滋滋”地喝啤酒,还不停说“这蟹真鲜”,我心里又气又笑。气自己怎么连吃蟹都这么笨,别人觉得的美味,我却连碰都怕;笑他们吃得那么满足,好像一口蟹肉就能抵过天下美食。

如今又到了吃蟹的季节,早市的叫卖声又开始此起彼伏。我躺在房间里,听着喇叭里的“盘锦河蟹”,听着人们挑蟹时的说话声,不用看也能想象出街上的热闹——卖蟹的人忙着称秤,买蟹的人忙着挑拣,河蟹就这样被一只只装进袋子,走进千家万户的厨房、餐桌。

听着听着,我忽然想起上次送人的那袋蟹,它们煮熟后也是这样,安安静静地等着被人吃掉。我忍不住琢磨,这些蟹从河里被捕捞上来的时候,会不会也想过“为什么是我”?它们没法挣扎,也没法反抗,只能乖乖变成盘中餐。人们只想着蟹肉有多鲜,没人会在意它们的死活,更不会去想它们有没有感受。说到底,人们养蟹、捞蟹,本来就是为了吃,它们的命,好像就是为了满足人的口腹之欲。我不是信佛的,也不知道自己为啥会替蟹着想,或许是因为我从来没尝过它们的好,或许只是因为眼睛看不见,连吃蟹都成了麻烦事吧。

最后也没别的念想,只愿这些河蟹能永远成为人们口中的佳肴,要是它们真的有想法,也能少些遗憾。

发表于:2025-09-16 10:58
本帖最后由 作者 于2025-09-16 11:03:01 编辑
23个回复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回复。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