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我在深圳福田区园岭新村打工时,遇到了一个特别奇葩的老板。他开了家盲人按摩店,有4个房间、10张按摩床,他自己也是盲人。加上明眼的老板娘,店里总共12人,其中10个按摩师来自四川、湖南、河南和东北等不同省份,大家口音各异,却因这份工作聚在一起。我们店面不算宽敞,但生意一直不错,每天客人络绎不绝,10张床几乎都排满了,我们的手从早按到晚,简直没停过。
后来,店里客人慢慢少了些,有些客人来过一次就不再来。老板在给客人按摩时,偶尔听到客人闲聊,才明白是有些员工按摩技术不到位,没让客人觉得舒服。为了让大家提高技术、留住客人,老板自己琢磨出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有一次,他把大家召集到一间按摩室开会,我们都坐在按摩床上。他神情严肃地说:“店里有10个员工,每个月月底我们要实行奖罚制度。那个月收入最少的,要罚款100块;收入最多的,就奖励100块。”他还一本正经地解释,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我们听完都觉得既气恼又好笑,心想:哪有拿一个按摩师的钱去奖励另一个的?这事我以前可从没听说过。我当时没吭声,静静坐在那里。其实我对自己的按摩技术挺有信心,不太担心这规矩。毕竟按摩师之间水平有高低,收入有差距,本就是正常事。
两个月后,店里第一个因为这规矩辞职的人出现了。他是我们当中年纪最大的按摩师,每个月收入总垫底。那天老板口头告诉他要罚款后,他脸色铁青,一句话没说,默默收拾行李就走了。我们听着他的脚步声走出店门,心里都涌起一股心酸和无奈,店里顿时安静下来。
没多久,又有两个按摩师辞职了,他们也是连续几个月收入最低,被罚得受不了。那时候深圳盲人按摩师好找,老板第二天就能招到新人补位。新来的大多是年轻人,起初带着满腔干劲,很快适应了店里的节奏。但不管大家怎么努力,到月底结算时,总还是有人收入最高、有人收入最低。拿到100块奖金的人,整天笑逐颜开;被罚款的则低着头,走路都没精神。时间长了,常被罚的人渐渐扛不住压力,一个接一个地走了。每到月底,店里气氛就变得异常紧张,大家总忍不住偷偷打听彼此的收入,就怕自己成那个“倒霉蛋”。
那些离开的按摩师,几乎都满腹委屈和怨气。他们背着简单的行李,脚步沉重地走出店门,再也没回头。但老板对这些毫不在意,还总坚持说自己的做法没错:“我就是要留住最优秀的按摩师,这样店里才能越做越好。”也正因为这规矩,很多按摩师都记恨他,从店里走出去的人,没一个说他的好。后来他招工越来越难,全是因为这规矩坏了店里的名声。
至于我,按摩技术还算过得去,每个月收入都维持在中游,从没被罚过,也没拿过奖。就这样,我在店里待了一年多。虽然没直接受这规矩影响,但我觉得老板做得真不对。他该多想想我们之间的利益平衡。毕竟客人需求各不相同:有的喜欢轻柔手法,有的偏爱重力按摩;有的只是来放松,有的是为了治腰腿疼。哪里有什么“绝对的第一”或“绝对的最好”?大家只能根据客人需要,不断改进技术而已。可惜老板不懂这个道理,他的目标注定达不到。就算几年后店里只剩他眼中“最优秀”的人,月底还是会有一个收入最低的,还是会有人被罚。这样下去,他只会招来按摩师的怨恨,店也永远无法真正做大做强。
说起来,这都是二十几年前的事了。我离开那家店一年多后,就听说它关门了。
目录
2000年,我在深圳福田区园岭新村打工时,遇到了一个特别奇葩的老板。他开了家盲人按摩店,有4个房间、10张按摩床,他自己也是盲人。加上明眼的老板娘,店里总共12人,其中10个按摩师来自四川、湖南、河南和东北等不同省份,大家口音各异,却因这份工作聚在一起。我们店面不算宽敞,但生意一直不错,每天客人络绎不绝,10张床几乎都排满了,我们的手从早按到晚,简直没停过。
后来,店里客人慢慢少了些,有些客人来过一次就不再来。老板在给客人按摩时,偶尔听到客人闲聊,才明白是有些员工按摩技术不到位,没让客人觉得舒服。为了让大家提高技术、留住客人,老板自己琢磨出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有一次,他把大家召集到一间按摩室开会,我们都坐在按摩床上。他神情严肃地说:“店里有10个员工,每个月月底我们要实行奖罚制度。那个月收入最少的,要罚款100块;收入最多的,就奖励100块。”他还一本正经地解释,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我们听完都觉得既气恼又好笑,心想:哪有拿一个按摩师的钱去奖励另一个的?这事我以前可从没听说过。我当时没吭声,静静坐在那里。其实我对自己的按摩技术挺有信心,不太担心这规矩。毕竟按摩师之间水平有高低,收入有差距,本就是正常事。
两个月后,店里第一个因为这规矩辞职的人出现了。他是我们当中年纪最大的按摩师,每个月收入总垫底。那天老板口头告诉他要罚款后,他脸色铁青,一句话没说,默默收拾行李就走了。我们听着他的脚步声走出店门,心里都涌起一股心酸和无奈,店里顿时安静下来。
没多久,又有两个按摩师辞职了,他们也是连续几个月收入最低,被罚得受不了。那时候深圳盲人按摩师好找,老板第二天就能招到新人补位。新来的大多是年轻人,起初带着满腔干劲,很快适应了店里的节奏。但不管大家怎么努力,到月底结算时,总还是有人收入最高、有人收入最低。拿到100块奖金的人,整天笑逐颜开;被罚款的则低着头,走路都没精神。时间长了,常被罚的人渐渐扛不住压力,一个接一个地走了。每到月底,店里气氛就变得异常紧张,大家总忍不住偷偷打听彼此的收入,就怕自己成那个“倒霉蛋”。
那些离开的按摩师,几乎都满腹委屈和怨气。他们背着简单的行李,脚步沉重地走出店门,再也没回头。但老板对这些毫不在意,还总坚持说自己的做法没错:“我就是要留住最优秀的按摩师,这样店里才能越做越好。”也正因为这规矩,很多按摩师都记恨他,从店里走出去的人,没一个说他的好。后来他招工越来越难,全是因为这规矩坏了店里的名声。
至于我,按摩技术还算过得去,每个月收入都维持在中游,从没被罚过,也没拿过奖。就这样,我在店里待了一年多。虽然没直接受这规矩影响,但我觉得老板做得真不对。他该多想想我们之间的利益平衡。毕竟客人需求各不相同:有的喜欢轻柔手法,有的偏爱重力按摩;有的只是来放松,有的是为了治腰腿疼。哪里有什么“绝对的第一”或“绝对的最好”?大家只能根据客人需要,不断改进技术而已。可惜老板不懂这个道理,他的目标注定达不到。就算几年后店里只剩他眼中“最优秀”的人,月底还是会有一个收入最低的,还是会有人被罚。这样下去,他只会招来按摩师的怨恨,店也永远无法真正做大做强。
说起来,这都是二十几年前的事了。我离开那家店一年多后,就听说它关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