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聊聊康熙盲文的代码设计模式

朋友们好,通过对康熙盲文与新木刻明盲文的学习使用,深刻感受到中国盲文之父黄乃先生,无论是他设计的线形盲文体系,还是他领导众多致力于科学盲文的有识之士,共同设计的汉语双拼盲文体系,确实是非常科学好用的,我们在学盲文起,就直接学的是最好用的盲文,也就没有最深刻的感知认识,就拿汉语盲文的第一种盲文体系,康熙盲文来说,当时的盲人如果能够记住或使用上它,那真的要付出巨大的学习代价,康熙盲文不是我们所采用的拼音体系,而是采用代码的方式,需通过死记硬背,记住408个代码所代表的汉字音节,每个字有两个数字组成,4个声调的变化需对两方数字进行调换或降位来表现,康熙盲文是1874年,由英国传教士穆威廉与北京当地的盲人教园合作,根据康熙字典的音序,通过两方的数字代码拼写一个汉字音节,并建立了起名古墓院,也就是现在北京市盲人学校的前身,简单说这套代码体系的特点是,前109个音节,是一到109,只不过需将前面的数字符号去掉,101到109,不但要去掉前面的数字符号,还要去掉数字一的点位,以保持两方的整齐划一的模式,例如数字68,是代表某一个汉字音节,如果表示医生,点位原型不变,第二声是将两方数字进行降位,第三声是将第一方的数字进行降位,第四声,是将第二方的数字进行降位,从110到209个音节,是第一方的10个数字分别与第二方的加上第3点的10个数字来组合,也就是第一方的数字丛零到九依次排列,但第二方的数字不变,直到第一方的数字循环结束以后,第二方才从数字一换成数字二,以此类推,医生保持点位原型不变,第二声第一方的数字降位,第三声两方数字位置调换过来,,第四声调换过来的数字第二方的数字降位,后100个音节第二方数字加3点和6点,最后100个音节,第二方数字加6点,4个声调的变化方式一致,代码循环的方式还是很好掌握规律性的,但想记住每个代码代表哪个汉字音节,那记忆起来可是非常吃力的,感谢您的阅读,

发表于:2025-08-17 20:44
18个回复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回复。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