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残障朋友必看的防骗警示——从一起真实追赃案例说起》

残障群体需筑牢防骗“防火墙”

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努力追寻着安稳与幸福,残障群体更是如此。然而,总有一些居心不良的诈骗分子,将罪恶的黑手伸向这个本就需要更多关怀的群体。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故事,它关乎信任、欺骗与守护。

盐城市的聋哑人周某,在2024年8月遭遇了一场精心策划的“百万保障”保险诈骗。诈骗分子利用周某对保险知识的欠缺以及沟通不便,巧舌如簧,诱使周某一步步陷入他们的陷阱,最终被骗走了三万多元。这对周某来说,不仅仅是金钱的损失,更是对生活安全感的一次沉重打击。

幸运的是,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盐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刑警大队的民警们,在接到报案后,迅速展开调查。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抽丝剥茧,历经近一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25年6月30日成功为周某追回了2.7万元。当周某的母亲接过这笔失而复得的款项,向民警们送上锦旗表达感谢时,那一幕,让我们看到了法律的威严与人性的温暖。

这起案件,看似只是发生在聋哑人群体中的个例,实则为我们所有残障人士敲响了警钟。诈骗分子的手段层出不穷,他们善于利用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未知信息的懵懂,以及获取信息渠道相对有限的弱点,精心编织各种骗局。比如,以“代办残疾证补贴”为由,骗取手续费;打着“公益组织”的幌子,推销高价“康复产品”;或者用虚假的投资、中奖信息,勾起我们内心的贪念与焦虑。

但请记住,黑暗再深,也总有驱散它的光芒。面对诈骗,我们并非毫无还手之力。警方的积极作为,就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一旦遭遇诈骗,务必第一时间保留证据,拨打110报警。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提升自我防范意识,主动学习防骗知识。我们可以多关注残联、警方发布的反诈案例,从中了解常见的诈骗套路;加入正规的互助交流群,与伙伴们分享经验,获取可靠信息;遇到拿不准的情况,及时向社区工作人员、残联干部求助。

身为点名圈的一员,我们视障朋友更要相互提醒、相互支持。也许我们无法像常人一样一眼看穿诈骗分子的伪装,但我们可以用敏锐的听觉、细腻的感知,以及丰富的经验,去辨别是非真假。我们要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提高警惕,就一定能让诈骗分子无机可乘。

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尽管我们面临着身体的不便与生活的挑战,但我们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让我们携手共进,用知识武装自己,用关爱温暖彼此,筑牢防骗的“防火墙”,守护好我们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愿每一位残障朋友,都能在阳光下安心生活,远离诈骗的阴霾 。

发表于:2025-08-05 19:03
0个回复
  • 消灭零回复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回复。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