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507次列车上的暖心守护:让盲人旅客的出行路满是光亮
2025年8月3日,北京西站的站台上,G507次列车静静等候。当一位手持盲杖的旅客独自站在车门旁,略显犹豫时,列车长刘童鑫快步上前:“您好,我是列车长刘童鑫,您要乘车吗?我扶您上去。”这位旅客是贾先生,一位全盲人士,当天要独自前往邢台东站。这简单的一句问候,拉开了这段温暖旅程的序幕。
从上车到入座:细节里藏着“稳稳的安心”
刘童鑫搀扶着贾先生的手臂,轻声提醒:“这边有台阶,慢一点。”穿过车厢时,他细心避开行李,“左边是座位,您先坐下歇歇。”安顿好后,刘童鑫没有离开,而是打开铁路重点旅客服务系统,一边操作一边解释:“贾先生,我帮您预约了邢台东站的接送服务,下车时会有工作人员在门口等您,全程不用操心。”
贾先生起初有些紧张,毕竟独自远行对他来说并不容易。但刘童鑫的耐心让他渐渐放松:“以前总怕给人添麻烦,没想到你们这么主动。”列车员李慧峰负责贾先生所在的11号车厢,她特意记准了座位,每隔一段时间就过来轻声询问:“您需要喝水吗?想去卫生间的话,我陪您去。”
途中,贾先生想去卫生间,李慧峰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搀扶着他慢慢走过去。在卫生间门外,她轻声说:“我就在这儿等着,您好了叫我就行。”这样的守护,让贾先生在黑暗中感受到了踏实——他知道,身边总有一双“看得见”的手,在为他兜底。
到站前的叮嘱:让温暖“无缝衔接”
距离邢台东站还有20分钟时,刘童鑫再次来到贾先生身边:“马上要到站了,我和李慧峰会送您下去,站台工作人员已经在等了。”他还特意提醒:“下车时台阶有点高,我扶您慢点下。”
列车稳稳停靠,刘童鑫和李慧峰一左一右搀扶着贾先生,一步步走下站台。早已等候的邢台东站工作人员连忙上前接应。贾先生紧紧握住两人的手,声音里满是感激:“真的太谢谢你们了,从上车到现在,每一步都有人管,让我一个人出门也敢放心走了。”
不只是“服务”:是对每个生命的尊重
这趟G507次列车的故事,并非偶然。中国铁路广州局有限公司长沙客运段一直将重点旅客服务作为工作重点,从购票时的无障碍指引,到乘车时的“一对一”帮扶,再到到站后的衔接保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服务链条。正如刘童鑫在班组会上常说的:“对我们来说是工作,对旅客来说是‘能不能出门’的底气。多一分细心,他们就多一分勇气。”
官方媒体在报道中提到,G507次列车的服务是铁路系统“以人为本”理念的缩影——近年来,从12306的无障碍购票功能,到列车上的盲文提示、语音引导,再到工作人员的专项培训,每个细节都在缩短视障群体与“自由出行”的距离。这些服务不只是“方便”,更是对每个生命的尊重:让视障人士和所有人一样,能体面、有尊严地走向想去的地方。
结语:温暖的旅程,是社会文明的注脚
这趟G507次列车的旅程很短,但留下的感动很长。它让我们看到:真正的无障碍,不仅是设施的完善,更是人心的温度。当铁路工作人员用一句句提醒、一次次搀扶,为视障旅客搭建起“安全网”时,他们传递的不仅是服务,更是一个社会的善意与包容。
正如贾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的:“我不怕看不见路,怕的是没人引路。但这趟车让我知道,路上总有光。” 这样的光,在G507次列车上,在每个为他人着想的瞬间里,更在我们对“人人都能被温柔以待”的共同期待中。
目录
G507次列车上的暖心守护:让盲人旅客的出行路满是光亮
2025年8月3日,北京西站的站台上,G507次列车静静等候。当一位手持盲杖的旅客独自站在车门旁,略显犹豫时,列车长刘童鑫快步上前:“您好,我是列车长刘童鑫,您要乘车吗?我扶您上去。”这位旅客是贾先生,一位全盲人士,当天要独自前往邢台东站。这简单的一句问候,拉开了这段温暖旅程的序幕。
从上车到入座:细节里藏着“稳稳的安心”
刘童鑫搀扶着贾先生的手臂,轻声提醒:“这边有台阶,慢一点。”穿过车厢时,他细心避开行李,“左边是座位,您先坐下歇歇。”安顿好后,刘童鑫没有离开,而是打开铁路重点旅客服务系统,一边操作一边解释:“贾先生,我帮您预约了邢台东站的接送服务,下车时会有工作人员在门口等您,全程不用操心。”
贾先生起初有些紧张,毕竟独自远行对他来说并不容易。但刘童鑫的耐心让他渐渐放松:“以前总怕给人添麻烦,没想到你们这么主动。”列车员李慧峰负责贾先生所在的11号车厢,她特意记准了座位,每隔一段时间就过来轻声询问:“您需要喝水吗?想去卫生间的话,我陪您去。”
途中,贾先生想去卫生间,李慧峰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搀扶着他慢慢走过去。在卫生间门外,她轻声说:“我就在这儿等着,您好了叫我就行。”这样的守护,让贾先生在黑暗中感受到了踏实——他知道,身边总有一双“看得见”的手,在为他兜底。
到站前的叮嘱:让温暖“无缝衔接”
距离邢台东站还有20分钟时,刘童鑫再次来到贾先生身边:“马上要到站了,我和李慧峰会送您下去,站台工作人员已经在等了。”他还特意提醒:“下车时台阶有点高,我扶您慢点下。”
列车稳稳停靠,刘童鑫和李慧峰一左一右搀扶着贾先生,一步步走下站台。早已等候的邢台东站工作人员连忙上前接应。贾先生紧紧握住两人的手,声音里满是感激:“真的太谢谢你们了,从上车到现在,每一步都有人管,让我一个人出门也敢放心走了。”
不只是“服务”:是对每个生命的尊重
这趟G507次列车的故事,并非偶然。中国铁路广州局有限公司长沙客运段一直将重点旅客服务作为工作重点,从购票时的无障碍指引,到乘车时的“一对一”帮扶,再到到站后的衔接保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服务链条。正如刘童鑫在班组会上常说的:“对我们来说是工作,对旅客来说是‘能不能出门’的底气。多一分细心,他们就多一分勇气。”
官方媒体在报道中提到,G507次列车的服务是铁路系统“以人为本”理念的缩影——近年来,从12306的无障碍购票功能,到列车上的盲文提示、语音引导,再到工作人员的专项培训,每个细节都在缩短视障群体与“自由出行”的距离。这些服务不只是“方便”,更是对每个生命的尊重:让视障人士和所有人一样,能体面、有尊严地走向想去的地方。
结语:温暖的旅程,是社会文明的注脚
这趟G507次列车的旅程很短,但留下的感动很长。它让我们看到:真正的无障碍,不仅是设施的完善,更是人心的温度。当铁路工作人员用一句句提醒、一次次搀扶,为视障旅客搭建起“安全网”时,他们传递的不仅是服务,更是一个社会的善意与包容。
正如贾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的:“我不怕看不见路,怕的是没人引路。但这趟车让我知道,路上总有光。” 这样的光,在G507次列车上,在每个为他人着想的瞬间里,更在我们对“人人都能被温柔以待”的共同期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