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声,方向不偏:珠海“听听巴士”让视障出行有“导航”】
“车辆即将进站,B5路公交车开往市民服务中心方向……”7月24日,珠海市香洲区银桦新村公交站,珠海市盲人协会的视障成员李女士打开手机里的“听听巴士”APP,清晰的语音提示让她稳稳踏上了公交车。这一天,由当地残联协调推动的无障碍公交导盲助乘系统正式启用,而“听听巴士”正是这套系统的“核心工具”,为视障群体的公交出行装上了“智慧导航”。
据官方信息,这套系统由珠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协调推动,广州华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捐赠,首批18套设备投放在B5路、B6路公交线路,配套的“听听巴士”APP则是专为视障群体设计的“出行助手”。打开APP,手机能自动定位周边公交站台,实时感应车辆动态——车辆进站前会提前提醒,乘车时会逐站播报站点名称,到站前100米再次预警,全程用声音搭建起“信息桥梁”。
“以前等车像‘猜谜’,总怕错过或坐过站,现在‘听听巴士’一说,心里就有底了。”李女士的感受道出了许多视障人士的心声。对他们而言,公交出行的难点从来不是“走不动”,而是“看不清、摸不准”:站台位置难确认、车辆信息难获取、到站时机难把握。而“听听巴士”用技术打破了这种信息壁垒——无需复杂操作,仅凭听觉就能完成“找站台、等车、下车”的全流程,让“独自乘公交”从“不敢想”变成“做得到”。
为何优先选择B5路、B6路?珠海公交集团营运部负责人侯茂顺解释:“这两条线路串联起市民服务中心、人民医院等高频出行点,残障人士乘车需求集中,先在这些线路试点,能更快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珠海市交通运输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也表示,后续将根据“听听巴士”的使用反馈,深化需求调研,把系统逐步推广到更多线路,“目标是让视障朋友在全市都能‘听得清、走得稳’。”
小小的APP,承载的是大大的民生温度。“听听巴士”的出现,不仅是科技赋能无障碍出行的缩影,更体现了城市对残障群体的细致关怀——当技术真正贴合需求,当服务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每一个细节的优化,都在让“平等出行”的权利落地生根。
期待这样的“声音导航”能走进更多城市,让视障群体的每一次出门,都能带着安心与底气,在畅通的路上感受社会的包容与善意。
(信息来源:珠海公交集团等官方发布)
目录
【科技发声,方向不偏:珠海“听听巴士”让视障出行有“导航”】
“车辆即将进站,B5路公交车开往市民服务中心方向……”7月24日,珠海市香洲区银桦新村公交站,珠海市盲人协会的视障成员李女士打开手机里的“听听巴士”APP,清晰的语音提示让她稳稳踏上了公交车。这一天,由当地残联协调推动的无障碍公交导盲助乘系统正式启用,而“听听巴士”正是这套系统的“核心工具”,为视障群体的公交出行装上了“智慧导航”。
据官方信息,这套系统由珠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协调推动,广州华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捐赠,首批18套设备投放在B5路、B6路公交线路,配套的“听听巴士”APP则是专为视障群体设计的“出行助手”。打开APP,手机能自动定位周边公交站台,实时感应车辆动态——车辆进站前会提前提醒,乘车时会逐站播报站点名称,到站前100米再次预警,全程用声音搭建起“信息桥梁”。
“以前等车像‘猜谜’,总怕错过或坐过站,现在‘听听巴士’一说,心里就有底了。”李女士的感受道出了许多视障人士的心声。对他们而言,公交出行的难点从来不是“走不动”,而是“看不清、摸不准”:站台位置难确认、车辆信息难获取、到站时机难把握。而“听听巴士”用技术打破了这种信息壁垒——无需复杂操作,仅凭听觉就能完成“找站台、等车、下车”的全流程,让“独自乘公交”从“不敢想”变成“做得到”。
为何优先选择B5路、B6路?珠海公交集团营运部负责人侯茂顺解释:“这两条线路串联起市民服务中心、人民医院等高频出行点,残障人士乘车需求集中,先在这些线路试点,能更快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珠海市交通运输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也表示,后续将根据“听听巴士”的使用反馈,深化需求调研,把系统逐步推广到更多线路,“目标是让视障朋友在全市都能‘听得清、走得稳’。”
小小的APP,承载的是大大的民生温度。“听听巴士”的出现,不仅是科技赋能无障碍出行的缩影,更体现了城市对残障群体的细致关怀——当技术真正贴合需求,当服务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每一个细节的优化,都在让“平等出行”的权利落地生根。
期待这样的“声音导航”能走进更多城市,让视障群体的每一次出门,都能带着安心与底气,在畅通的路上感受社会的包容与善意。
(信息来源:珠海公交集团等官方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