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晚,常州奥体中心周边灯火璀璨,一场名为“平凡点亮理想——残健共融嘉年华”的活动在此热闹开启。这场由常州市残联携手多部门、爱心企业共同打造的盛会,借助“苏超”常州主场之夜的热度,让残疾人的才华与梦想走进公众视野,也让“残健共融”的温暖理念在互动中悄然传递。
舌尖与指尖的温度:残疾人才华的鲜活展示
活动现场的美食区,成了传递温暖的第一站。江苏首位拿到营业执照的孤独症青年冯金垚带来的手作常州麻糕,刚出炉就香气四溢,酥脆口感里藏着他对生活的专注;聋人小伙汤晔经营的“鲸落无声咖啡店”摊位前,现磨咖啡的醇香与精致糕点的甜香交织,他用手势与微笑回应每一位顾客,无声的服务却充满力量。
创意工坊区更像是一座“残疾人才艺博物馆”。集美+美丽工坊的残疾人工匠们编织的足球造型、卡通萝卜干钥匙扣,将常州元素与生活巧思融为一体;馨扶残疾人之家的锡制首饰、摆件,在灯光下泛着温润光泽,每一道纹路都凝结着创作者的耐心与匠心;还有融入“苏超”赛事和常州恐龙文化的DIY徽章、冰箱贴,让参与者能把这份独特记忆“打包带走”。
互动中拉近距离:残健共融的生动实践
“原来盲人按摩这么舒服!”在盲人按摩体验区,几位刚体验完的市民发出感慨。盲人按摩师们凭借娴熟的手法,不仅缓解了大家的疲劳,更用专业打破了“残疾人只能依赖帮扶”的刻板印象。不远处的书画区,残疾人书画名家是军、王瑶正提笔创作,“苏超”主题的手扇、书签在笔墨间成型,每一件作品都被市民争相收藏。
木工制作、串珠体验等互动环节则让参与者亲身感受“无障碍”的意义。有家长带着孩子尝试蒙眼串珠,在黑暗中体会视力障碍者的日常,“原来简单的动作也需要适应,以后会更理解他们的不易”成为不少人的心声。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关爱不再停留在口号,而是转化为真切的共情。
从活动到常态:常州无障碍环境的持续进阶
据常州市残联介绍,本次嘉年华并非偶然之举,而是当地推动残健共融的常态化实践之一。近年来,常州通过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完善无障碍设施、举办融合活动等方式,为残疾人融入社会扫清障碍。像冯金垚的麻糕店、汤晔的咖啡店,都是*扶持残疾人才创业的成功案例,而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无障碍改造、盲道优化,则让残疾人的生活半径不断扩大。
活动虽已落幕,但它留下的影响仍在延续。正如一位志愿者所说:“当看到残疾人用才华赢得掌声,当健全人在体验中学会理解,‘共融’就不再是抽象的概念。”未来,常州将继续以这样的活动为纽带,让每一个平凡的生命都能在包容的环境中绽放光彩,让无障碍的生活图景照进现实。
(本文内容参考中共江苏省委新闻网、江苏商报官方报道)
目录
7月20日晚,常州奥体中心周边灯火璀璨,一场名为“平凡点亮理想——残健共融嘉年华”的活动在此热闹开启。这场由常州市残联携手多部门、爱心企业共同打造的盛会,借助“苏超”常州主场之夜的热度,让残疾人的才华与梦想走进公众视野,也让“残健共融”的温暖理念在互动中悄然传递。
舌尖与指尖的温度:残疾人才华的鲜活展示
活动现场的美食区,成了传递温暖的第一站。江苏首位拿到营业执照的孤独症青年冯金垚带来的手作常州麻糕,刚出炉就香气四溢,酥脆口感里藏着他对生活的专注;聋人小伙汤晔经营的“鲸落无声咖啡店”摊位前,现磨咖啡的醇香与精致糕点的甜香交织,他用手势与微笑回应每一位顾客,无声的服务却充满力量。
创意工坊区更像是一座“残疾人才艺博物馆”。集美+美丽工坊的残疾人工匠们编织的足球造型、卡通萝卜干钥匙扣,将常州元素与生活巧思融为一体;馨扶残疾人之家的锡制首饰、摆件,在灯光下泛着温润光泽,每一道纹路都凝结着创作者的耐心与匠心;还有融入“苏超”赛事和常州恐龙文化的DIY徽章、冰箱贴,让参与者能把这份独特记忆“打包带走”。
互动中拉近距离:残健共融的生动实践
“原来盲人按摩这么舒服!”在盲人按摩体验区,几位刚体验完的市民发出感慨。盲人按摩师们凭借娴熟的手法,不仅缓解了大家的疲劳,更用专业打破了“残疾人只能依赖帮扶”的刻板印象。不远处的书画区,残疾人书画名家是军、王瑶正提笔创作,“苏超”主题的手扇、书签在笔墨间成型,每一件作品都被市民争相收藏。
木工制作、串珠体验等互动环节则让参与者亲身感受“无障碍”的意义。有家长带着孩子尝试蒙眼串珠,在黑暗中体会视力障碍者的日常,“原来简单的动作也需要适应,以后会更理解他们的不易”成为不少人的心声。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关爱不再停留在口号,而是转化为真切的共情。
从活动到常态:常州无障碍环境的持续进阶
据常州市残联介绍,本次嘉年华并非偶然之举,而是当地推动残健共融的常态化实践之一。近年来,常州通过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完善无障碍设施、举办融合活动等方式,为残疾人融入社会扫清障碍。像冯金垚的麻糕店、汤晔的咖啡店,都是*扶持残疾人才创业的成功案例,而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无障碍改造、盲道优化,则让残疾人的生活半径不断扩大。
活动虽已落幕,但它留下的影响仍在延续。正如一位志愿者所说:“当看到残疾人用才华赢得掌声,当健全人在体验中学会理解,‘共融’就不再是抽象的概念。”未来,常州将继续以这样的活动为纽带,让每一个平凡的生命都能在包容的环境中绽放光彩,让无障碍的生活图景照进现实。
(本文内容参考中共江苏省委新闻网、江苏商报官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