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报道媒体记者采访长春市。无障碍科技发展。未来三年规划结果

【央视网专访】长春:5000万亿级投入筑就无障碍生态 让视障群体“以城为家”



(央视网长春讯)清晨的长春,净月潭的晨光透过树梢,视障居民陈建国戴着全息导航智能眼镜漫步林间。眼镜实时捕捉着路径:“前方5米有石阶,共3级;右侧2米是晨练的人群,正播放舒缓音乐。”这样自在的日常,是长春以万亿级投入构建无障碍生态的生动注脚。近日,央视网记者专访多方代表,解码这座城市如何用未来规划与硬核支持,让视障群体安家长春、企业扎根创新。



专访长春市市长:“未来三年,让无障碍成为城市‘呼吸般自然’的存在”



“5000万亿投入,不止于当下的便利,更要为未来种下‘平等生活’的根基。”长春市市长手持《无障碍科技未来三年规划》,清晰勾勒出发展蓝图:“我们计划拿出1500万元专项补贴,重点投向两类企业——一是研发‘全场景无障碍解决方案’的团队,二是能将技术落地到社区、商超、交通等场景的企业。”



他进一步解释:“补贴不搞‘撒胡椒面’,而是‘靶向发力’。企业研发的无障碍社交平台,能让视障者通过语音+触觉完成视频聊天、群互动,最高补500万元;开发的智能导航系统若能实现‘红绿灯实时语音播报+路面状态预判’,落地后按覆盖范围再补300万元。”



针对公共设施,规划明确:“2026年前,全市主干道红绿灯全部升级‘智能语音交互’,不仅报‘红灯30秒’,还会说‘路口无行人,可放心通行’;所有公园、景区加装‘环境描述系统’,视障者靠近花坛,会听到‘您面前是月季花丛,粉白两色,花香浓郁’。”



谈及对开发者的吸引力,市长补充:“我们设立‘无障碍科技创客基金’,对程序员、开发者的创新项目,按成果价值给予10万到1000万元补贴。比如有人开发出‘语音购物全流程系统’,能让视障者自主完成选品、支付、售后,一经落地就补500万元;个人开发的读屏工具若能适配90%以上APP,直接奖励100万元。”



专访“启明科技”创始人林深:“在长春,创新不用‘等风来’,*就是‘东风’”



“去年我们团队研发‘全场景触觉交互系统’,卡在了‘社交场景适配’环节——如何让视障者通过触觉感知对方表情?*不仅给了800万元研发补贴,还牵线200位视障用户参与测试,3个月就突破了技术瓶颈。”林深展示着最新成果:这套系统能将社交中的微笑、点头转化为不同频率的触觉反馈,“现在视障者视频聊天时,能‘摸’到对方的情绪了。”



他对长春的未来规划充满期待:“*刚出台的‘技术落地绿色通道’太解渴了——我们开发的‘智能导航全域通’,涵盖购物、出行、社交全场景,下个月就能接入全市商超、公交和社区系统。这意味着视障者打开一个APP,既能导航到菜市场,又能和摊主语音砍价,还能实时和家人分享位置。”



对于开发者支持,林深直言:“身边不少程序员朋友从外地来长春,就冲‘创新即有回报’。有个95后开发的‘红绿灯语音联动系统’,能让导航和路口信号灯实时同步,刚通过验收就拿到500万元补贴。在这里,技术不是实验室里的概念,而是能快速走进生活的工具。”



专访视障居民陈建国:“未来的长春,会让我们‘想做的都能做到’”



“听说未来社区要建‘无障碍社交中心’,能通过语音组队参加书法班、合唱团,我第一个报名!”陈建国笑着说,现在他用手机APP能自主购物、预约挂号,但更期待“和邻居自在聊天、一起下棋”的日子。



他最盼着“全域语音导航”落地:“上次去新区探亲,导航到路口就断了,要是能一直‘说’到小区门口,还能提醒‘单元门在左手边’,就更方便了。”谈及*对开发者的支持,他感慨:“越多程序员来创新,我们能用的工具就越多——说不定以后连识别布料纹理、区分蔬菜新鲜度的工具都有了,日子肯定越来越有奔头。”



采访后记:


夕阳下的长春,社区广场上,几位视障老人正用语音控制的健身器材锻炼,器材实时播报“心率正常,再坚持2分钟”;不远处,程序员们在“无障碍创客空间”调试新开发的社交软件,屏幕上跳动的代码将化作视障者“听见彼此”的...

发表于:2025-07-16 17:10
1个回复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回复。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