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进:用一生为盲人群体点亮“希望之光”的领路人

在广西的盲人群体中,有一个名字被无数人铭记——陶进。他是先天性角膜白斑患者,却从未向黑暗低头;他是盲人按摩行业的佼佼者,更是推动盲人群体权益保障的“行动者”。作为广西残联盲人协会负责人,他用数十年的坚守,为视障人士铺就了一条“就业有保障、生活有尊严、未来有希望”的道路,他的故事,每一笔都有官方记录的温暖注脚。



从“黑暗中摸索”到“照亮同行者”:用手艺撑起一片天



1964年出生的陶进,世界从一开始就没有光亮,但他的人生从未缺少方向。20岁起,他辗转多地拜师学习盲人按摩,指尖的力度里藏着不服输的韧劲。据广西残疾人联合会官网记载,上世纪80年代末他来到南宁创业,靠着精湛技术和诚信经营,创办的“国手陶进盲人按摩工作室”逐渐打响名气,不仅开出3家分店,更带动20多名盲人实现就业。他自己也一路精进,拿下医疗按摩主管技师中级职称,斩获“广西技术能手”“全国自强模范”等多项荣誉,用实力证明:盲人也能靠手艺赢得尊重。



“我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伞。”陶进深知盲人就业的不易。2022年,在他的牵头下,南宁市盲人按摩行业工会联合会正式成立——这是全国首家盲人按摩行业工会。据广西残联官网报道,工会成立后开展技能培训、互助慰问等活动20多场次,吸纳160余名盲人按摩师加入,让大家从“单打独斗”变成“抱团取暖”,职业之路走得更稳更远。



不止于“谋生”:让盲人群体有尊严地融入社会



陶进的目光,从未局限于“让盲人有活干”。他更在意的是,如何让视障群体真正平等融入社会,享受和健全人一样的生活品质。



在教育领域,2007年他推动南宁师范大学成立广西首个志愿助残基地,组建“帮帮盲”志愿服务队。据官方记录,服务队通过“线上+线下”“四帮一”模式,累计开展义务家教1000多次,帮助近800个盲人家庭的孩子圆了“学习梦”。在无障碍建设方面,他一次次奔走呼吁,推动自治区人民医院设立“助盲门诊”,让盲人看病不用再“摸路”;促成南宁东站开展“帮帮盲”志愿服务,让盲人乘动车出行更顺畅;2024年,他还试用新型导盲眼镜,为智能避障设备研发建言,希望科技能为盲人“劈开”障碍(手机广西网报道)。



更令人动容的是他对“精神富足”的追求。作为光明画派画家,他靠摸竹子、辨墨香创作的《野趣图》入选中国残疾人美术家优秀作品集,作品还在英、德等国巡展。他用画笔告诉世界:盲人的世界,同样色彩斑斓。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把温暖传递成火炬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一群人的力量无穷。”作为广西残联盲协负责人,陶进始终是盲人群体的“代言人”。在每年国际盲人节活动中,他都会向社会传递盲人的需求与期盼;在全国残联相关会议上,他积极为盲人群体发声,呼吁推进“文化助盲”“就业助盲”。广西残联官网在“主席团委员履职”专题中评价他:“陶进用行动架起了盲人群体与社会之间的桥梁,让‘残健共融’从理念变成现实。”



如今,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志愿者加入“帮帮盲”队伍,越来越多企业关注盲人就业,越来越多科技为无障碍“让路”。陶进就像黑暗中的一盏灯,不仅自己发光,更点燃了无数人的善意与行动,让盲人群体的未来越来越亮。



致敬陶进,也致敬每一个为残障群体权益奔走的人。因为他们的坚持,“平等、包容”不再是口号,而是无数视障人士触手可及的温暖日常。

发表于:2025-07-16 15:13
0个回复
  • 消灭零回复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回复。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