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3650米的拉萨,一只叫“福橘”的拉布拉多犬正用尾巴轻轻蹭着主人的手心——这是它在提醒:前方有台阶。它的主人达琼,是咔哒嘎布盲人乐团的负责人,也是西藏首位拥有导盲犬的视障者。福橘的到来,为这片高原上的视障群体打开了一扇新的门。
作为西藏首只导盲犬,福橘的“成长记”充满了特别的故事。2024年4月,它在大连导盲犬培训基地出生,后被一家企业专项赞助,成为为达琼量身训练的“高原伙伴”。为了带福橘回家,达琼特意前往大连,与它一起接受了4个月的磨合训练:从基础的“前进”“停”“避让”,到适应高原气候的耐力培养,福橘不仅学会了标准的导盲指令,还慢慢听懂了简单的藏语——当达琼用藏语说“慢点”,它会立刻放缓脚步。
回到拉萨后,福橘成了达琼生活里的“眼睛”。过去,达琼出门需要家人搀扶,或借助盲杖小心翼翼试探,遇到复杂路况常常止步;如今,福橘能带领他安全穿过北京路的人流,避开路边的石墩,甚至准确找到常去的茶馆门口。乐团成员说,自从有了福橘,达琼排练结束后能独自回家,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更特别的是,福橘的存在让更多西藏民众第一次近距离了解导盲犬。起初,有人好奇地围观,甚至想抚摸它,但看到它穿着“导盲犬正在工作”的马甲、专注引导的样子,都会自觉放慢脚步。达琼在采访中说:“福橘不仅帮我走出了家门,也让大家知道,导盲犬是视障者的‘辅助工具’,需要被理解和尊重。”
如今,这只适应了高原阳光的导盲犬,每天陪着达琼穿梭在拉萨的街巷,它的脚印与盲杖的点触声交织在一起,成了高原上一道温暖的风景——这不仅是一只狗与一个人的故事,更是西藏无障碍环境建设中,关于“陪伴”与“平等”的生动注脚。
目录
在海拔3650米的拉萨,一只叫“福橘”的拉布拉多犬正用尾巴轻轻蹭着主人的手心——这是它在提醒:前方有台阶。它的主人达琼,是咔哒嘎布盲人乐团的负责人,也是西藏首位拥有导盲犬的视障者。福橘的到来,为这片高原上的视障群体打开了一扇新的门。
作为西藏首只导盲犬,福橘的“成长记”充满了特别的故事。2024年4月,它在大连导盲犬培训基地出生,后被一家企业专项赞助,成为为达琼量身训练的“高原伙伴”。为了带福橘回家,达琼特意前往大连,与它一起接受了4个月的磨合训练:从基础的“前进”“停”“避让”,到适应高原气候的耐力培养,福橘不仅学会了标准的导盲指令,还慢慢听懂了简单的藏语——当达琼用藏语说“慢点”,它会立刻放缓脚步。
回到拉萨后,福橘成了达琼生活里的“眼睛”。过去,达琼出门需要家人搀扶,或借助盲杖小心翼翼试探,遇到复杂路况常常止步;如今,福橘能带领他安全穿过北京路的人流,避开路边的石墩,甚至准确找到常去的茶馆门口。乐团成员说,自从有了福橘,达琼排练结束后能独自回家,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更特别的是,福橘的存在让更多西藏民众第一次近距离了解导盲犬。起初,有人好奇地围观,甚至想抚摸它,但看到它穿着“导盲犬正在工作”的马甲、专注引导的样子,都会自觉放慢脚步。达琼在采访中说:“福橘不仅帮我走出了家门,也让大家知道,导盲犬是视障者的‘辅助工具’,需要被理解和尊重。”
如今,这只适应了高原阳光的导盲犬,每天陪着达琼穿梭在拉萨的街巷,它的脚印与盲杖的点触声交织在一起,成了高原上一道温暖的风景——这不仅是一只狗与一个人的故事,更是西藏无障碍环境建设中,关于“陪伴”与“平等”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