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市盲校的音乐教室里,总有这样一幅温暖的画面:一位老师正用双手灵活敲击,右手四指打出清晰节拍,左手四指同步计数小节,盲孩子们跟着节奏轻轻晃动身体,空气中飘荡着此起彼伏的歌声与笑声。这幅画面的主角,是深耕盲童音乐教育32年的陈君恩老师。
对盲童而言,“节拍”是音乐学习中最抽象的难题。普通孩子能通过视觉观察理解节奏,而盲童只能依靠听觉和触觉感知。为破解这一痛点,陈君恩独创“多指击拍法”:右手四指以不同力度敲击桌面标记节拍强弱,左手四指依次点触掌心计数小节,用双手分工为孩子构建可触摸、可感知的节奏框架。这一方法后来融入他总结的“盲童音乐五位一体教学法”,成为盲童音乐启蒙的关键工具。
“音乐不止是技巧,更是快乐的源泉。”陈君恩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将节奏训练、旋律感知、情感表达等融为一体,用《蜗牛与黄鹂鸟》等流行歌曲培养节奏感,还总提着零食袋当奖励——只要孩子准确跟拍、大胆演唱,就能收获甜蜜鼓励,让音乐课堂变成充满期待的快乐旅程。
32年来,他的音乐课从不局限于教室:组建“逐光”盲人乐队,带孩子们走进社区、养老院公益演出,让他们在掌声中收获自信;手把手教钢琴、二胡,助上百名盲生掌握一技之长;更四处奔走为60多位特困盲童争取到30多万元资助,让每个孩子都能触摸音乐的温度。
这份坚守收获了满满认可:2001年“全国优秀教师”、2018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5年“全国自强模范”……但对他而言,最大的成就永远是孩子的成长:曾经羞涩的盲童如今自信登台,迷茫的孩子因音乐找到方向。
如今,陈君恩的指尖仍在教室不停敲击节拍。32年光阴里,他用双手搭建起通往音乐世界的桥梁,用音符为黑暗中的童年点亮光芒。正如他所说:“即使看不见阳光,每个孩子都能成为自己的光。”
(配文建议:致敬用爱与坚守托举梦想的教育者,也愿更多人关注特殊群体的成长❤️)
目录
在福州市盲校的音乐教室里,总有这样一幅温暖的画面:一位老师正用双手灵活敲击,右手四指打出清晰节拍,左手四指同步计数小节,盲孩子们跟着节奏轻轻晃动身体,空气中飘荡着此起彼伏的歌声与笑声。这幅画面的主角,是深耕盲童音乐教育32年的陈君恩老师。
对盲童而言,“节拍”是音乐学习中最抽象的难题。普通孩子能通过视觉观察理解节奏,而盲童只能依靠听觉和触觉感知。为破解这一痛点,陈君恩独创“多指击拍法”:右手四指以不同力度敲击桌面标记节拍强弱,左手四指依次点触掌心计数小节,用双手分工为孩子构建可触摸、可感知的节奏框架。这一方法后来融入他总结的“盲童音乐五位一体教学法”,成为盲童音乐启蒙的关键工具。
“音乐不止是技巧,更是快乐的源泉。”陈君恩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将节奏训练、旋律感知、情感表达等融为一体,用《蜗牛与黄鹂鸟》等流行歌曲培养节奏感,还总提着零食袋当奖励——只要孩子准确跟拍、大胆演唱,就能收获甜蜜鼓励,让音乐课堂变成充满期待的快乐旅程。
32年来,他的音乐课从不局限于教室:组建“逐光”盲人乐队,带孩子们走进社区、养老院公益演出,让他们在掌声中收获自信;手把手教钢琴、二胡,助上百名盲生掌握一技之长;更四处奔走为60多位特困盲童争取到30多万元资助,让每个孩子都能触摸音乐的温度。
这份坚守收获了满满认可:2001年“全国优秀教师”、2018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5年“全国自强模范”……但对他而言,最大的成就永远是孩子的成长:曾经羞涩的盲童如今自信登台,迷茫的孩子因音乐找到方向。
如今,陈君恩的指尖仍在教室不停敲击节拍。32年光阴里,他用双手搭建起通往音乐世界的桥梁,用音符为黑暗中的童年点亮光芒。正如他所说:“即使看不见阳光,每个孩子都能成为自己的光。”
(配文建议:致敬用爱与坚守托举梦想的教育者,也愿更多人关注特殊群体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