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有力量,歌声有光芒潍坊盲校学子用技能诠释生命的可能

萤火之歌
生活不是竞速,而是漫步,于春秋更迭间,品时光悠长。

在山东省“百城千校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的现场,潍坊盲童学校的师生们,用一场特别的“亮相”,让人们重新认识了视障群体的能量。



推拿台前,学生们的手指像被赋予了“透视”能力。按压时找准穴位,揉捏时掌控力度,点按间化解肩颈的僵硬——这是他们在课堂上反复练习千百次的成果。3天里,280位体验者排着队来感受这份专业,有人结束后笑着说:“比常去的理疗店还舒服,这手艺真扎实!” 这份认可背后,是孩子们用触觉感知世界、用坚持打磨技能的执着。



手工展台前,串珠作品成了“人气王”。红的玛瑙、蓝的琉璃在指尖流转,穿线、打结、塑形,全凭记忆和手感。一只憨态可掬的串珠小熊,耳朵对称、线条流畅;一枚花瓣挂坠,弧度自然、细节精巧。旁边的纯露带着薄荷的清凉,香囊裹着艾草的温润,都是他们把课本知识变成生活智慧的见证。这些作品没有“完美的视觉呈现”,却藏着最真诚的匠心。



合唱《少年中国说》响起时,全场瞬间安静。孩子们看不见指挥的手势,却能凭听觉默契配合:领唱清亮如溪,和声厚重如土,“少年强则国强”的歌词从他们口中唱出,多了一份冲破黑暗的力量。没有华丽的舞台设计,没有复杂的灯光效果,可那份专注与昂扬,让台下的掌声持续了很久。



他们用推拿的精准告诉世界:身体的局限挡不住专业的成长;用串珠的巧思证明:看不见色彩,依然能编织美好;用合唱的热忱展现:声音里的力量,足以照亮前路。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才艺展示,而是一群年轻人在用行动宣告:视障从不是“被定义的缺陷”,而是一种需要被理解的生命形态。当社会给予平等的机会和尊重,每个努力的灵魂,都能靠自己的双手与热爱,活成闪闪发光的模样。



这样的故事,藏着对“成长”的另一种解读——真正的强大,从来不是没有障碍,而是在障碍里开出花来。

发表于:2025-07-10 09:26
1个回复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回复。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