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盲校里的温暖守护:陆雪芳老师32年的坚守

在上海市盲童学校,有一位备受学生爱戴的数学老师陆雪芳,她用32年的坚守,书写着动人的教育篇章。



1990年,陆雪芳被分配到盲校任教,从此与这群视障孩子紧密相连。她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把每一个学生都放在心上。2014年寒假,陆雪芳的父亲被确诊为结肠癌晚期,还伴有肝转移和肠梗阻,急需进行肝肠手术。而手术当天恰逢开学,一边是病重的父亲,一边是即将高考的学生,她心急如焚。仅仅两天后,她就出现在了学校,她说:“孩子们还有四个月就要高考了,我放心不下。”那段时间,她忙完学校的教学工作,又匆匆赶去照顾虚弱的父亲,尽管身心俱疲,却从未有过一丝抱怨,在她看来,照顾父亲是责任,给学生上课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



教学中,陆雪芳深知视障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艰难。为了帮助学生,她潜心钻研,因材施教。她尝试制作直观教具,利用多种手段弥补学生的视力缺陷。课堂之外,她格外重视个别辅导,对学习吃力的学生,她会私下提醒下节课要提问的内容,让学生提前准备,以此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励他们努力奋进。



2015年,46岁的陆雪芳参加“第四届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展示与交流活动”。决赛时,她大胆创新,引入iPad进课堂,让盲生用点显器和iPad无线连接,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教师及时诊断与评价的功能,最终荣获视障教育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竞赛特等奖。



在陆雪芳的教育生涯里,一个个学生在她的关怀与教导下茁壮成长。小鲍是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门球冠军队员,也曾是陆雪芳的学生。当时,陆雪芳发现小鲍体能出众,便鼓励他加入学校的第一支门球队。在运动队中,小鲍不仅球技日益精湛,学习上也有了明显进步。成为冠军后,小鲍回到母校,亲手将金牌挂在陆雪芳的脖子上,轻声道:“谢谢您!”那一刻,陆雪芳的眼眶湿润了,心中满是欣慰与感动 。



2018年,陆雪芳进入教导处工作,即便身兼管理和教学双重任务,她依然尽心做好一名数学老师。初中8年级转学来的小钱,视力低下且不善言辞。在陆雪芳的耐心帮助下,小钱的数学成绩从二十几分提升到高考的130分,语言表达能力也大幅提高,最终在2020年考入上海师范大学 。



陆雪芳常说:“选择了视障教育,就是选择做视障学生的眼睛。”32年的教育之路,她默默耕耘,用爱与责任照亮了视障学生前行的方向,成为了他们成长路上最温暖的守护者。

发表于:2025-07-09 12:58
0个回复
  • 消灭零回复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回复。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