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贵州传媒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阿妈的眼睛”创新创业团队踏上了一场满载使命的调研之旅。团队成员前往贵阳市白云区,与中国盲人协会重要成员刘芳深入交流,聚焦视障群体需求,为智能导盲产品研发锚定方向。
活动现场,刘芳凭借丰富的盲人工作与生活经验,细致分享了视障群体日常面临的困境。从复杂路况下出行的艰难,到电子设备信息获取的不便,每一个痛点都牵动着团队成员的心。她特别提到,在城市环境中,视障者过马路时,仅凭传统盲杖难以精准感知车辆距离与速度;日常使用手机、电脑等设备时,语音辅助功能仍存在交互不流畅、操作繁琐等问题。
“阿妈的眼睛”团队成员全神贯注倾听,就智能导盲设备研发的关键问题与刘芳展开热烈探讨。在技术应用层面,团队询问如何通过传感器与算法优化,让导盲设备更快速、精准地识别台阶、障碍物等路况;在用户体验方面,双方围绕语音播报的语调、语速,以及设备的便携性设计等展开头脑风暴。刘芳从使用者视角提出建议,希望未来的导盲设备不仅能准确预警危险,还能提供如公交到站提醒、周边场所定位等个性化生活服务。
此次深度交流,为“阿妈的眼睛”团队打开了全新思路。团队负责人表示,将以调研成果为基石,加快产品迭代升级,通过科技力量打造更贴合视障群体需求的智能导盲产品,助力视障朋友拓宽生活半径,拥抱更广阔的世界。
目录
7月1日,贵州传媒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阿妈的眼睛”创新创业团队踏上了一场满载使命的调研之旅。团队成员前往贵阳市白云区,与中国盲人协会重要成员刘芳深入交流,聚焦视障群体需求,为智能导盲产品研发锚定方向。
活动现场,刘芳凭借丰富的盲人工作与生活经验,细致分享了视障群体日常面临的困境。从复杂路况下出行的艰难,到电子设备信息获取的不便,每一个痛点都牵动着团队成员的心。她特别提到,在城市环境中,视障者过马路时,仅凭传统盲杖难以精准感知车辆距离与速度;日常使用手机、电脑等设备时,语音辅助功能仍存在交互不流畅、操作繁琐等问题。
“阿妈的眼睛”团队成员全神贯注倾听,就智能导盲设备研发的关键问题与刘芳展开热烈探讨。在技术应用层面,团队询问如何通过传感器与算法优化,让导盲设备更快速、精准地识别台阶、障碍物等路况;在用户体验方面,双方围绕语音播报的语调、语速,以及设备的便携性设计等展开头脑风暴。刘芳从使用者视角提出建议,希望未来的导盲设备不仅能准确预警危险,还能提供如公交到站提醒、周边场所定位等个性化生活服务。
此次深度交流,为“阿妈的眼睛”团队打开了全新思路。团队负责人表示,将以调研成果为基石,加快产品迭代升级,通过科技力量打造更贴合视障群体需求的智能导盲产品,助力视障朋友拓宽生活半径,拥抱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