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三伏天:热浪来袭,你准备好了吗?,咱中国人啊,对节气啥的特别讲究,尤其是这“三伏天”,一年里最热的时候,谁不得掂量掂量? 这不,2025年的三伏天时间表新鲜出炉,大伙儿赶紧瞧瞧,心里有个数。,今年这三伏天,从7月20日开始,到8月18日结束,一共30天。具体来看:初伏7月20日到29日,中伏7月30日到8月8日,末伏8月9日到18日。 跟前几年那动不动就40天的“加长版”比,今年总算“缩水”了,但该热的还是得热,咱可不能掉以轻心。,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总有它的道理。这三伏天啊,可不是随便定的,里头学问大着呢。古人讲究“夏至三庚数头伏”,啥意思?就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才算入伏。“庚日”是啥?简单来说,就是古代的日历,十天一循环,带“庚”字的那天。今年夏至是6月21日,数来数去,7月20日才是入伏那天。,为啥要这么算?因为古人发现,夏至之后,天气一天比一天热,到第三个“庚日”前后,基本就进入酷暑了。所以,就定在这天入伏,提醒大家伙儿注意防暑。,今年的三伏天啊,还有几个特别的地方。,首先,是“晚入伏”。往年入伏都比今年早,像2024年是7月15日,2023年更早,7月11日就入伏了。民间有句老话,“早入伏凉飕飕,晚入伏热死牛”。 今年晚入伏,是不是预示着更热?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拭目以待吧。,其次,是“母伏”。这“公伏”、“母伏”又是怎么回事?古人认为,单数为阳,双数为阴。入伏那天对应的农历日期是单数就是“公伏”,双数就是“母伏”。今年入伏那天农历六月廿六,双数,所以是“母伏”。 又一句老话来了,“公伏凶,母伏爽”。 是不是“母伏”就凉快? 别太当真,该热还是热。,最后,是“秋包伏”。立秋在末伏前面,就是“秋包伏”。今年立秋是8月7日,末伏开始是8月9日,妥妥的“秋包伏”。老话说“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得哭”。 看来,今年伏天后期还是得热上一阵子。,当然,这些老话啊,听听就好,图个乐子。真正靠谱的,还得看气象预报。,这三伏天,防暑可是头等大事。 多喝水,别贪凉,饮食清淡,午后少出门,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了。 还有,空调虽好,可不能贪凉,小心“空调病”。,总之,三伏天里,大家伙儿要注意身体,别中暑了。平安度过这段“烤验”,秋天就来了。,天热,注意防暑。
目录
2025三伏天:热浪来袭,你准备好了吗?,咱中国人啊,对节气啥的特别讲究,尤其是这“三伏天”,一年里最热的时候,谁不得掂量掂量? 这不,2025年的三伏天时间表新鲜出炉,大伙儿赶紧瞧瞧,心里有个数。,今年这三伏天,从7月20日开始,到8月18日结束,一共30天。具体来看:初伏7月20日到29日,中伏7月30日到8月8日,末伏8月9日到18日。 跟前几年那动不动就40天的“加长版”比,今年总算“缩水”了,但该热的还是得热,咱可不能掉以轻心。,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总有它的道理。这三伏天啊,可不是随便定的,里头学问大着呢。古人讲究“夏至三庚数头伏”,啥意思?就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才算入伏。“庚日”是啥?简单来说,就是古代的日历,十天一循环,带“庚”字的那天。今年夏至是6月21日,数来数去,7月20日才是入伏那天。,为啥要这么算?因为古人发现,夏至之后,天气一天比一天热,到第三个“庚日”前后,基本就进入酷暑了。所以,就定在这天入伏,提醒大家伙儿注意防暑。,今年的三伏天啊,还有几个特别的地方。,首先,是“晚入伏”。往年入伏都比今年早,像2024年是7月15日,2023年更早,7月11日就入伏了。民间有句老话,“早入伏凉飕飕,晚入伏热死牛”。 今年晚入伏,是不是预示着更热?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拭目以待吧。,其次,是“母伏”。这“公伏”、“母伏”又是怎么回事?古人认为,单数为阳,双数为阴。入伏那天对应的农历日期是单数就是“公伏”,双数就是“母伏”。今年入伏那天农历六月廿六,双数,所以是“母伏”。 又一句老话来了,“公伏凶,母伏爽”。 是不是“母伏”就凉快? 别太当真,该热还是热。,最后,是“秋包伏”。立秋在末伏前面,就是“秋包伏”。今年立秋是8月7日,末伏开始是8月9日,妥妥的“秋包伏”。老话说“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得哭”。 看来,今年伏天后期还是得热上一阵子。,当然,这些老话啊,听听就好,图个乐子。真正靠谱的,还得看气象预报。,这三伏天,防暑可是头等大事。 多喝水,别贪凉,饮食清淡,午后少出门,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了。 还有,空调虽好,可不能贪凉,小心“空调病”。,总之,三伏天里,大家伙儿要注意身体,别中暑了。平安度过这段“烤验”,秋天就来了。,天热,注意防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