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说八道”是哪“八道”?“六亲不认”是哪“六亲”,看完涨知识!

数码小果酱
熬夜修仙。法力无边。我命由我。不由天。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大家说得很顺口的成语,意思都明白,但要细究里头的来由,很多人就说不出所以然了。

比如一个人

撒谎成性,说话不着调无凭无据

,就说他

“胡说八道”

,看见一个人

非常绝情,对亲戚朋友都不顾情面的人

就说

“六亲不认”

意思都懂了,

但这两个成语背后到底蕴含了哪些含义,却往往被我们忽视。

01 胡说八道

宋代

《五灯会元》

中记载

祕魔岩主擎个义儿,胡说乱道,遂将一掴成齑粉,散在十方世界。

这是胡说八道最早的来源。

“胡”指的是胡人,过去汉人把中原以外的人都称为胡人

,凡是跟他们沾边的东西都带有“胡”字,比如“胡萝卜”、“胡瓜”等。

而“八道”是佛教用语,分别是

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等八正道。

由于胡人不懂佛教,更不懂八道,所以“胡说八道”就成为

瞎说、无凭无据说话

的代名词了。

也有一种说法说“八道”是道教用语,但也是胡人所不了解的宗教。这些用语,连本土的汉人都不了解甚少,更不用说胡人了。

于是“胡说八道”便由此而来,形容缺乏事实依据、凭空捏造的信息或者传闻。

02 六亲不认

关于“六亲”的说法,有两种来源。

《左传》

中六亲分别指

父子、兄弟、姑姑(父亲的姐妹)、外甥、婚媾(妻的家属)及姻娅(夫的家属)

《老子》

中的说法略有差别,它认为

父子、兄弟、夫妇

为六亲。

随着时间变迁,古人将《左传》和《老子》中关于“六亲”的说法融合,于是

父、母、兄、弟、妻、子

为六亲。

而“不认”就是

不认同、不承认

的意思。

因此,“六亲不认”就是形容那些对亲人

忘恩负义、不念旧情

的人,这些人往往为了一些利益而选择了和亲人疏远,甚至反目成仇。

有时候,“六亲不认”不一定是件坏事,比如有人身居高位,家人朋友要来走后门,严词拒绝后亲人不理解,于是背后里说他“六亲不认”,这种坚持原则的行为应该获得大家的认可和鼓励。

但如果一个人连年迈的父母、濒死的亲人都不管不顾不认,那就是毫无亲情和人性了。

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成语。

比如三姑六婆说的“三姑”是

尼姑、道姑、卦姑

,而“六婆”指的是

牙婆

、媒婆、巫婆、虔婆(老鸨)、药婆、稳婆(产妇)

等。形容各式各样的市井女性。

五大三粗说的“五大”是指

双手、双脚加上头大

,“三粗”是

腿粗、腰粗、脖子粗

。用来形容一个人外形出众、魁梧。

而七情六欲的“七情”是

喜、怒、哀、惧、爱、恶、欲

;“六欲”是

生、死、耳、目、口、鼻

,用来形容一个人情感丰富。

五千年灿烂文化催生了很多随口而出的成语,日常生活中如果合理利用的话,不仅提升了我们的沟通效率,还增加了对话趣味。因此,多学多用这些成语,对快乐生活大有裨益。

发表于:2024-10-14 19:26
8个回复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回复。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