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男子山中救大蛇,多年后大蛇报恩,居然有惊人发现

数码小果酱
熬夜修仙。法力无边。我命由我。不由天。

明朝年间,山东临沂有个叫张德丰的人,娶妻王氏。两人一生勤俭,积累了些家财。

膝下有四子,以东南西北取名,老大张胜东,老二张胜南,底下两个以此类推。

除了幺儿张胜西,其余三个已经成家。

四兄弟性格迥异,并不是个个都像父母般勤俭持家。

就比如张胜南,四体不勤,喜欢吃喝玩乐,经常会有外面的人来上门要债。

张德丰说教过他多次,皆当耳旁风。

他觉得,人生苦短,不及时行乐太可惜了。再说家中这么多人做事,不缺自己一个。

可问题是,别人辛苦做事,你出去玩乐,到最后钱财等物还得平均分你一份,这事情搁谁身上也不乐意啊!

张胜西还没有成家,他怕二哥把家财败光了,等自己娶媳妇时,怕是像样的彩礼都拿不出。

各有各的想法,且时常把矛盾推到明面上。

再这么下去,没人愿意认真干活。

于是,张德丰提出分家。

除了张胜南,其余三兄弟都举手赞同。

少数服从多数,把家里的田地钱财等物分成四份,四兄弟各占一份。

为什么张德丰没给自己老两口分一份呢?

他觉得若是分了,很有可能会被张胜南觊觎。

此子惯于博取同情,王氏心软,对他的哀求往往难以拒绝。

这么一来,势必会引起其他三子不满。

人老了,终归是要靠儿子赡养。

老二这个样子,是靠不住的。

其他三子若是感到不公,对二老有想法,那时他们的处境就为难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是以,索性就分个干净,夫妇两人轮流到几个儿子家去住。

张胜南得到自己的那一份家财后,愈发玩得收不住心,经常夜不归宿。

看到他这副不可救药的鬼样,其他三个兄弟怕受他连累,大家一商量,决定避得远远的。

于是,把相邻的屋子卖掉,搬到其他地方住去了。

妻子程氏也想走,但走不掉,只能苦口婆心劝他:幼儿景辰一日日在长大,以后上学堂也是要用到钱的。你把钱都败光了,他该怎么办?

张胜南蛮不在乎,回道:儿孙自有儿孙福,我哪管了那么多?

是的,他只顾自己快乐。

*,*,这两样不管哪一样,都让他沉迷。

得到的家财很快花完了,还不肯罢手,借钱玩。

债主三天两头地上门来要钱,令程氏不堪其扰。

硬生生地由一个温柔女人变成泼妇,手拿扫帚挡在门口。谁来要钱,就跟谁拼命。

可这样有用吗?

没用。

债主道:你丈夫借我钱,说好两个月归还。现在都快一年了,你还想怎样?

上手把她推倒,进门去,稍稍值点钱的东西,全都拿走。

三岁的景辰吓得大哭,茫然不知所措。

望着苦苦如也的家,程氏气得寻了根绳子搭在屋梁上,打算自尽。

好在听到动静的邻居赶过来,把她劝住了。

张胜南家徒四壁,没什么可抵的了,就把房子抵出去。

债主手持欠条上门,让程氏母子搬走。

程氏抱着景辰号啕大哭,哀叹自己命苦,嫁得如此丈夫。

邻居看到了,甚是同情她,但都爱莫能助。

张家此子,连父母兄弟都管不住,更别提旁人。

以为这事到此,已是极限。

哪晓得过了不到半个时辰,又有人持欠条上门。

债主是个外地的商人,雇了几个彪形大汉前来。

这回张胜南又卖了什么呢?

连房子都卖了,还有什么可卖的呢?

他当然知道东西全都卖光了,也知道程氏年轻,尚有姿色,可以抵些银两。

所以,*输红了眼的张胜南,把妻子给卖了。

到了这个份上,程氏已经哭都哭不出来了。

债主李生,原配妻子过世已有四年。因膝下无子,就想找个好生养的女人续弦,至于有无婚配过,他倒不甚在意。

看到张家这番光景,好心劝说程氏,事已到此,不如随我离开。我虽不是家财万贯,但也能让你此生衣食无忧。

他为人看上去随和,话亦说得诚恳。且像是读过些书,通情达理之辈。

程氏心有所动,想想虽说好女不侍二夫,但自己都被张胜南给卖了,还留在这里做什么?遂答应跟李生走。

只是景辰是张家血脉,李生必不会答应收留。无奈之下,程氏抱着儿子又是一番痛哭,将他送去张德丰夫妇那儿。

张胜南卖房卖妻之事,成了街坊茶余饭后的笑料。

都说,家有如此败儿,定是没给祖上烧高香,倒了八辈子霉。

有人感慨唏嘘:他没把儿子也一同给卖掉,还算良心未泯。

另有人嗤笑,道:怕是还未来得及。

说这话的,自是有他一番道理。

妻子被卖掉后,无家可归的张胜南天天睡在赌坊中,欠的钱也越来越多。

有人想到找他父亲兄弟要债。

张胜东称,冤有头,债有主。我们四兄弟早分了家,谁借钱你找谁要。

这个当儿,他和张胜北、张胜西非常的团结,一致对外。

债主不是什么好惹的人,放出狠话,必不让张胜南好过。

张家兄弟称,悉听尊便,再上门,必报官。

债主恼怒了,转头去找张胜南。先把他打了一顿,再押着他去找父母兄弟要钱。

张胜南假装同意,途中却跳进河里寻机逃跑,结果不慎呛水溺亡。

见闹出了人命,债主怕吃官司。便人死债消,不敢再去找张家人要钱。

张家人自然也不会去找他们算账,此事就这么了了。

所以,闲聊的街坊们猜测,若是张胜南没死,会不会接着把儿子也卖掉呢?

此为笑话,不多谈。

话说回到张景辰,他或许逃脱了被卖掉的命,却逃不掉被送人的命。

景辰跟着张德丰夫妇在大伯、叔叔家轮流住,不过半年的时间,就遭伯母婶婶们嫌弃,怨言颇多。

她们称,自家的事情都忙不过来,谁愿意吃饱了撑着照看这么小一个孩子?

王氏年纪大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加上手头上没有余钱,有心想请个人帮忙照看景辰都不行,只能怨张德丰当初把钱分得太干净。

人算不如天算,天算又算不过人心。分家时,张德丰自认为把事情想得透彻,于是分得也干净,就是没想到人心太过于复杂。

两夫妇手头没钱后,不论到哪个儿子家吃住,都有白吃白喝的嫌疑。

三个儿子家轮流住,日子是平均分摊的。哪家多摊上了一天,也会觉得吃亏得紧,想方设法都要把亏填平。

现在又多了个景辰,惯于计较的三家人没谁能忍受。

一日,张胜东妻子史氏,从市集上回来,兴冲冲地去找两妯娌。

说是买肉时,听说西街的胡屠夫有心想收养个男孩。她建议大家一起去找公婆,把景辰送给胡屠夫。

听此消息,两妯娌求之不得。怕张德丰夫妇不会答应,遂都喊上自家丈夫,一起去劝说。

张德丰沉默了许久,最终还是同意了。

回房后,王氏埋怨他心狠。

张德丰摇头,道:到了这个地步,我有何办法?倘若逼着他们养景辰,怕是我二人以后也会被他们赶出门。

每个人心里都在盘算利弊,每个人也都在为自己考虑。

就在张家人准备把景辰送走的当日,家中来了个客人,是程氏的父亲程春雷。

因气张胜南把自己女儿卖掉,故很长时间没登张家门。

他是个猎户,凑巧打到了只稀罕物进城来卖,顺便想着过来看看外孙。

没想到正好碰到这么一出,强行忍住气愤。

当即表示,景辰也是自家女儿骨肉,不若让他带走。他程春雷在此保证,即便以后再苦再难,都不会让景辰登张家门麻烦到他们。

把卖得猎物的三十两银子放到桌子,对张德丰拱了拱手。

“老哥,当年我曾救过你一命。对我女儿,你们张家却未善待。咱现在也不提恩怨,我把景辰带走,此前的事情就算一笔勾销。这些银两,全当作他这些日子在你家吃住的花费。”

在程春雷面前,张德丰觉得很羞愧。但看到儿子儿媳们盯着银子发光的眼睛,叹了一口气,什么都没说。

就这么着,景辰跟着外公去了山里住。他心里是很乐意的,至少不用再遭人白眼。

程春雷只有一个独女,前几年妻子过世了,家中甚是冷清。如今多了景辰,增添不少生气,这个家好似重新活了过来。

两年间,景辰跟着外公学了不少打猎的技巧,有回甚至救了一条小蛇。

那天,他拿着一把外公特意为他专制的小弓,在山中寻找野鸡。

野鸡没寻到,倒是见到一只鹰叼了条小蛇,准备飞走。

小蛇拼命挣扎,那可怜的样子让景辰想到以前的自己。不假思索,举起手里的弓对着鹰就是一箭。

由于他人小力气也小,鹰没被伤着,但是被吓到了。松了嘴,小蛇掉下,趁隙逃走。

见此,鹰也没逗留,去其他地方寻找食物了。

就在景辰准备离开时,小蛇爬了过来,嘴里还衔着块红色的石头。

它把石头放在景辰脚边,然后盘起身子,对着他点了点头,又爬走了。

景辰莫名其妙,拿着红石头回家,问外公这是什么?

程春雷也不识得,但让他留起来,别扔了。

夜里,景辰做了个梦。

梦里有个身着黑衣的男人跟他说:谢谢你救我孙儿一命,如以后有需要我相助之处,你只需把红石敲碎,我便会知道。此事你自己记住便好,切勿传给外人。

说完他就不见了。

以前景辰做梦,第二天便会忘得干净,但这个梦他却记得清楚。

当然,他也记住了黑衣人的话,跟谁都没讲。

过了半年,程氏回家中探亲。见到景辰,惊喜异常,母子俩少不得又抱头痛哭一场。

在家中住了半月,程氏想把景辰带走,被程春雷拒绝。

他说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除非自己死,否则不会让景辰过那种日子。

无奈,程氏只得自己离开。

在她离开后不久,程家遭遇了一场大事。

程春雷上山打猎,不幸被老虎咬伤。老虎离开后,其他猎人才敢将他抬回来,但这时人已经不行了。

看着奄奄一息的外公,景辰哭得要命。

等外人离开后,他突然想起了黑衣人的话。

赶紧去拿红石头,然后找了把榔头,把它敲开。

过了片刻,好好的屋内竟起了一阵风。

风停后,景辰面前站了个神情严肃的黑衣男人,赫然就是梦中见到的。

弄不清楚这人是谁,只顾跪下求助:“救救我外公吧,求您了。”

“莫着急,他不会有事的。”说完,黑衣人就不见了。

景辰莫名其妙间,就见程春雷从床上坐起来,身上的伤居然全好了。

“辰儿,你发什么愣呢?是肚子饿了吗?外公这就去给你做饭。”

“外公……你可算是活过来了。”

景辰抱着程春雷又是一通大哭。

这回,流出的是惊喜的泪。

红色的石头被敲成了几块,景辰舍不得扔,把它们装在一个小袋子里。

对于黑衣人给外公治伤的事,他本来想隐瞒,但也知瞒不过,便老实地说了。

程春雷惊讶不已,猜不出黑衣人是谁。

晚上,他在床尾处发现一个红色大匣子。

打开看,里面是满满一匣子金银珠宝。

当即吓得手都在发抖,不晓得这些东西是从何处来的。

不过,夜里的一个梦,揭晓了谜底。

他也梦见了一个黑衣人。

黑衣人恭敬地朝他拱手作揖:“恩公,当年我在度劫时,您曾救过我的命,多年来我都未曾有机会报恩。今日前来,本欲报当年之恩情,却不想发现您的孙儿,又是我孙儿的救命恩人。”

“是以,特备上一份薄礼,还望笑纳。以后,无论你们祖孙身在何处,我定会守护周全。”

梦醒后,程春雷想了许久,才想起很多年前自己曾经在山里救过一条被闪电击中的大蛇。

那日它痛得在地上翻滚,是自己大着胆子找了些草药为它敷上,这才减缓了疼痛。

没想到,小小的举动,竟被它视为救命。

相比之下,大蛇比那张德丰要懂得感恩得多。

感慨一番后,程春雷决定带着景辰离开此地。

否则,没法解释自己快死了又活过来的事,更没法解释为何突然很有钱。

找了个离程氏近的地方住下,等自己百年后,景辰不至于是孤单一人。

接着,又为景辰找了学堂念书。

程氏得知父亲和儿子来了,自然是很高兴,请他们来家中住,程春雷还是没答应。

李生其实是个不错的人,以为岳丈是担心自己会嫌弃景辰,特意亲自过相邀。

他感叹道,往昔景辰处境堪怜之时,自己内心实则并非不愿伸出援手,只是顾虑重重,生怕此举会遭到张家人的强烈反对。如今看来,倘若早知张家对此并不介意,他必定毫不犹豫地早将景辰接来同住了。

此番话,让程春雷心里确实舒服许多,但他还是拒绝了。

程氏不解,有回终于忍不住,问父亲是何原因。

程春雷叹了一口气,道:早年景辰的生活太过于颠簸,以至心性弱于常人。给他稳定的生活,才是最好的保护。是以,在他成长过程中,容不得再有一点差错,否则这孩子就废了。

景辰读书很用功,也挺争气的,一路高中。

他再未回过张家,相反,张家人倒是来找过他。

是因为张家人良心发现吗?

那倒不是。

好多年后,张胜东和张胜北,张胜西三兄弟就赡养父母一事对薄公堂,都觉得自己吃了好大的亏。

然后,就发现堂上的父母官竟是自己的侄儿。

三兄弟觉得惭愧,赶紧撤案,但还是被罚每人十个板子。

景辰说,你们父母对你们有生养之恩,赡养他们本是天经地义之事,而你们居然为此斤斤计较,无良又无德。

事情了结后,张胜东和张胜北,张胜西三兄弟抬着张德丰来寻亲。

这时,他们想攀关系来了,以后定会有不少好处。

但被景辰拒绝见面,他让人回话:我姓程,不姓张。

张家人不甘心,还想辩上几句,被看门人挡了回去。

提醒他们:再敢在此胡言乱语,一通板子是必不会少的。

张家人只能就此作罢,悻悻而回。

私底下相互埋怨,悔得肠子都要青了。

景辰在此地待了三年,就升迁去了别处。仕途中,一直高升顺利,没有一点波折。

程春雷觉得,定是飞升的大蛇在暗中相护。

家中早设了香案,每日清晨早起,他必定要点香拜上三拜。

景辰对外公非常孝顺,不仅他,妻儿也是如此。

程春雷活到102岁,才在睡梦中无疾而终,这也算是一种福气了。

发表于:2024-10-11 13:10
3个回复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回复。 登录 注册